专栏名称: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的官方账号,天地人和、经世致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盘古智库

【解读】李稻葵: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大图像

盘古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8-01 20: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二,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北宋中国生活水平世界领先,但到1300年左右已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前后被英国超过,1750年之前,虽然中国部分地区和欧洲最富裕地区生活水平相距不远,但作为整体的中国已落后于西欧,因而,东西方的大分流在工业革命前已经开始。这一发现与以上人均GDP逐渐下降的发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均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下降对于经济发展、国家进步是重要的负面因素。


较之国际同行更为科学严谨


这些发现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一些关注,但重要性应该还未被完全意识到。最近英国《经济学人》以及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杂志对此进行报道,之后才反馈到国内,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议论。在此,有必要进行一些说明。


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系统、艰苦的研究工作。我们用生产法测量中国古代GDP总量、人均量及结构,测量的基础是相关朝代官方和民间的各类记录。比如对于明朝,我们使用《明实录》、《万历会计录》、地方志等史料进行测算,这些史料对人口、粮食以及手工业(包括陶瓷、纸张、生铁、铜等生产量)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宋代的数据则来自《宋会要辑稿》《宋史·食货志》《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等。事实上,中国在这些方面历史数据的记录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正是得益于中国历史数据的完备性,和国际同行相比,我们的研究在方法论或数据完备性上远远领先。


据此,我们不同意中国经济史“加州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清代经济发展水平是世界领先的。我们的数据比“加州学派”更全面。同样,我们也推翻了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有关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结论,他认为中国人均GDP在宋代从450美元上升到600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这一推测与我们的研究结论完全不同。麦迪逊已于2010年去世,在那之前,我们与他有过多次通讯来往,仔细请教其计算中国经济总量的基础性假设。他通过电邮告诉我们,他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估算假设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均GDP水平,然后乘以人口数量得出经济总量。相比而言,我们使用具体数据进行严谨计算和检验,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但应该说比麦迪逊的估算前进了一大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午夜漫画站  ·  色系漫画:早泄
8 年前
香港凤凰周刊  ·  半岛危机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