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要说躺平学的鼻祖,我只服气这个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1-06-04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加缪说,“有时我们会沉湎于苦恼而无法自拔:躺平。不动,没有斗志也没有未来。”

……


在那一串未必每个人都认识的人名里,有个人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


那个人就是不拘一格的梦蝶的那个庄子,不仅仅因为他拒绝功名利禄的躺平的一生,更在于背后的一以贯之的哲学思考。




1

逍遥是躺平的开始,否定才可能掌握主动


在社会学里,“物化”这个词颇能给人以启发,它告诉我们 人能矛盾地创造出一种否定人自身的现实。


这里说的,不仅仅是对于外在现实无可奈何的无力感,至少这种无力感中还有一丝一毫反省的因素,更可能是对于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分工深信不疑,例如把加班当做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任何想要逃离的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对自己付出和信仰的一种冒犯……


其实,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冰冷都市,虽然无往而非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说不”至少是改变的开始,它给了你和现实暂时拉开距离的勇气,以及发掘这个社会如何组织和建构的可能。


北大博士陈龙为了完成博士论文,花了五个月时间加入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般人以为的外卖骑手工作自由、工资轻松破万的神话,其实只是表面的光鲜亮丽。



平台通过监测骑手的每一次送餐数据,不停地试探骑手的效率极限,并且利用好评差评、评级机制,来加速骑手之间的内卷,而得益于互联网化管理的便利,平台还得以隐身幕后,把潜在的责任推给一线的骑手。


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克服平台的压制几乎是不现实的,不管是提高业务水平还是钻空子,最后都会被无处不在的算法所抹平。


你只有跳脱出来才能看到个中的深刻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敦促平台真正正视矛盾和肩负起责任。


说到这,不得不提庄子著名的《逍遥游》,只要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的人都读过的那篇,其实这个文本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知和用



我们总以为能够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见用于人,如果自己还不够有用,那就是知识的不足,所以要“终身学习”,却从来没想过二者可能完全是矛盾的,知不一定成全用,用不一定促进知。要想达到绝对的、确定的知,就要超越用的关联的遮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