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terRead
有理、有趣、有用的英文读物推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etterRead

从竞赛场到人生旷野:超级学霸如何转身?

BetterRead  · 公众号  · 英语  · 2025-03-24 20:4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竞赛生的退出问题展开,总结了不退出的三个原因并提供了解决方法。文章提到了不同学习阶段的竞赛生如何设定目标、设定退出标准,并动态调整学习重点。同时,文章还强调了竞赛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对真实社会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到了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需要提前准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竞赛生不退出的三个原因

竞赛结果非黑即白、竞赛生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竞赛生的身份和团队归属感。

关键观点2: 解决不退出的方法

设定多元目标、设定退出标准、动态调整投入、培养六边形能力。

关键观点3: 竞赛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竞赛生具有更长远的目标和计划,能够在不确定的社会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关键观点4: 人生的旷野性质

人生不是预设的轨道,而是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旷野。需要提前准备,适应并把握机会。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退出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目标的单一性。单一目标的好处是专注,但也带来问题。

比如你会忽略其他的机会和选择。

另外,在只有一个目标的情况下,退出就意味着失败——一个坏结果。这无疑加重了退出的成本。

其实,竞赛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

比如现在很多初中生就开始涉足竞赛学习,甚至有人初中就开始参赛。但是很多竞赛生表示,初中学习目标并不是中奖。

比如成都七中毕业的物理竞赛生 孙镕希,在初中就开始涉足竞赛,但是学习重心始终是中考。孙镕希获得了第5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

她在 分享经验时 表示,初中时自己更重视综合学习(竞赛之外的科目学习),只会在每天晚上完成自己规划的复习任务后做三四道竞赛题。

数学竞赛生肖贺天认为,初中的竞赛学习目标不是获奖,而是提前学习高中的相关知识。肖贺天毕业于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年获得CMO金牌,目前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就读。

他在 一篇分享经验的公号文章 里说,在初二的时候学完高中数学是个关键的时间点,这意味着在初三的阶段能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去尝试五大学科竞赛,这样在高一的第一次联赛才可以先拔头筹。

有的人会更晚。比如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的信息学竞赛生宋聿辰。他在第36届全国信息学冬令营获得银牌。

他在 一篇分享经验的文章 中说,他在高一时重心在学科学习,仅仅抽出周末搞竞赛。高二才是竞赛为主。这是因为信息学的国赛和决定性省选都在高二。他还建议,高一还可以提前学一些高二的知识,为高二停课备赛做准备。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拉长到大学以后。竞赛对大学的学习和科研的帮助有多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4 06 期发表了一篇名为 《拔尖学生本科培养的纵向追踪研究:以强基计划为例》 的报告。作者团队对于某高校 2021 级本科生新生、大一末、大二末、大三末四个时间节点进行了纵向追踪,调查发现,强基计划学生在大三结束时,在学术志趣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分化发展趋势。

这意味着,一些强基计划学生在必须决定自己未来人生前途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当年孜孜以求的学术道路。

无独有偶,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 结合在2017年和2023年面向全国一流大学中入围“拔尖计划”的学生开展的调研,也得出了有意思的发现。

在题为 《超前学习的秘密!复旦团队公布对名校生跟踪调查最新结果》 的文章里,研究团队表示,总体上来说,拥有“竞赛获奖”“完成科创项目”或“提前修读大学课程”这三类超前学习经历的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就发展相对更出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