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探客Tanker
极具深度的科技行业分析自媒体平台,汇聚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同时关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探客Tanker

罗振宇的骗局!

探客Tanker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0-25 1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但是学习又学什么呢?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分钟产生的信息量超过古时一千年。


刘刚说:“我不知道怎么筛选有用的知识。” 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时间已成为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

刘刚说:“我不想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选择上。 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 正在“刘刚们”焦虑头痛时,“罗振宇们”出现了,用手一挥:“跟我来!” 于是,知识付费诞生了。


何为知识付费? 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费,我就给你知识。 “你不知道怎么选吗?我帮你选。” “你不想耗费时间学吗?我帮你读。”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吗?我嚼烂了给你。”


哇,知识付费竟然这么好,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订专栏、订课程、订直播、订小密圈…… 刘刚说:“生怕动作一慢,就被甩到行进队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达5000万人。


“手机里没几个付费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3


罗永浩说过一句话:“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去为学习付费?因为他们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了吗? 微信公号作者“小鹿快跑”讲过一段付费经历: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一共为知识花费了5000元: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了1500元;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了500元;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了500元;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了约300元;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了100元;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了2000元。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期待自己变好。 谁知道一年半过去后, “我除了白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外,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生活品质没有提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这就是大部分追逐知识付费的人所得到的结果: “一开始,觉得很有启发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可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我的认知并没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维并没有由此而升级, 我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


有段时间,和刘刚一起聊天时,他嘴里经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词: 什么跨界学习、 认知升维、 中矩思维……

有一次,我问他:“你都哪里学的?” 他说:“付费APP上。”


那段时间,刘刚特喜欢在社交场合表演,潜台词是:“你看,我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两年过去后,他终于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满嘴喷新名词了: “学了一大堆新名词、新概念、新思维,看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一点卵用也没有。”


他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震惊世界,于是被很多大学邀请去做报告,爱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惫不堪。


有一天,司机对他说:“你太累了,今天我帮你作报告吧?”

爱因斯坦问:“你能行吗?”

司机说:“我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

那天司机上台,果然讲得滴水不漏。

但刚想下台时,一位博士站了起来,然后提了一个非常深奥刁钻的问题。 司机不知怎么作答,幸好脑瓜转得快:“你这问题太简单了,我司机都能回答。”

爱因斯坦站起来,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博士惊呆了:“没想到他的司机也远胜于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机对爱因斯坦说: “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识。” 其实,我们就跟这位司机差不多,一付费一收听,就误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离真正的掌握知识差了十万八千里,你以为买到的是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你以为买到的是掌握,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淘股吧复盘汇总  ·  淘股吧高手复盘汇总(4月19日)
8 年前
漫心情  ·  会“出轨”的女人,更幸福!
8 年前
彩虹兔  ·  gay真的更容易出轨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