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么EMT是如何招募CD8⁺T细胞的呢?他们通过分析发现,肾病患者中Cxcl9/10/11的表达与GZMB的表达正相关。Cxcl9/10/11正是招募CD8⁺T细胞的趋化因子,而这些趋化因子是由巨噬细胞表达的,哦嚯,又加进来一个巨噬细胞。他们发现中性粒细胞的NETosis的确能影响Cxcl9/10/11的表达,由于中性粒细胞的NETosis可能是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作用的,于是他们在这里使用了TLR2和TLR4的抑制剂来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使用了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后,的确抑制了NETosis后激活的Cxcl9/10/11的表达,于是他们认为NETS通过TLR2/4通路,增强巨细胞产生Cxcl9/10/11,从而招募了CD8⁺T细胞(
实际上这里虽然通过共培养分析了细胞间的互作关系,但是由于共培养只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以对于招募CD8⁺T细胞这个概念上,证据链不算是完整的,起码需要在验证的过程中加入CD8⁺T细胞一同进行验证才行,不清楚科研推理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
):
最后就是招募一个示意图(
这个是夏老师用PPT随便画的,不知道怎么画法,可以去看看《夏老师带你读文献》复习下
),这篇文章有意思的点是中性粒细胞的NETosis带动了一个长串的细胞间互作,首先是通过TLR2/TLR4促进了巨噬细胞的Cxcl9/10/11表达,而Cxcl9/10/11招募了CD8⁺T细胞,产生了大量的GZMB,而GZMB激活了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以及肾小管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这篇文章虽然说是通过假设迭代,一点点把整个细胞间的互作挖掘出来的,但是在细胞间互作的验证过程还是有点松散的,需要进一步严谨的论证,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
本文为夏老师个人观点,仅讨论文章本身,对超出文章以外的内容并不多做评价,如有异意,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
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