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这儿的习俗,春节期间要祭祖,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要把家里族谱画像或祖宗牌位张挂到供桌上,每顿饭恭敬地奉上饮食酒菜,寓意是春节期间请列祖列宗到家里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晚辈拜年走亲戚,需要先到祖宗牌位前叩拜,再给长辈拜年。直到元宵佳节之后,烤完百家火,一般于正月十七中午,敬送列祖列宗回归地府,然后收起族谱画像或祖宗牌位,这一年春节期间的祭祖就算结束了。年年如此,传承了一种家族祭拜仪式,寄托了对先人长辈的哀思追念,同时也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家风、教养的延续。
古语说“追远者祭尽其敬”。一切祭祖仪式,除了寄托子女的哀思追念,重点在“敬”,如果没有“敬”,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哀思追念呢?
想起当年祖父和祖母去世的时候,忙乱之外,心头也无比沉重。尤其当出殡之时,炮声一响,悲从中来,想到再也看不到老人家,几十年的往事历历在目,眼泪忍不住簌簌的往下掉。父亲更是伤心,母亲也在是悲痛莫名。也许这就是古语说的“慎终者丧尽其哀”。“哀”,是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情就没有“哀”。
曾子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古代是宗法家族制社会,倡导慎终追远的敬祖孝亲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教化百姓。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