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是渭沱镇大岚村网格员,我们村发生山洪地灾,垮了3栋房子。现在手机也打不出去,路也冲断了。请你们赶紧派人来呀!”
“收到收到,我们尽快组织救援。请拍几张现场照片或视频,扫一下杆子上的应急二维码,把图像发过来。”区12350接线员回答道。
在模拟演练中,合川区渭沱镇大岚村网格员通过重庆市自主研发的应急叫应一体化终端卫星应急叫应SOS上报灾情,在“三断”极端情况下成功发出求救信号。该智能终端具有平时宣传叫应、急时预警叫应、极端情况信息报送三大功能,确保在通信完全中断时仍能保持信息畅通。
接报后,合川区防指立即派出相关人员赶赴渭沱镇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通过“数字应急·智救”系统自动生成突发事件,通过区治理中心同步下发乡镇、规资等区级部门,并上报市应急指挥部。
乡镇队伍出动后不久,合川区相关救援队伍也相继抵达渭沱镇,并依托前突指挥车在附近村民活动中心开设现场指挥部,利用卫星链路联通市、区、乡镇指挥部。
市应急指挥部调派市应急管理局通信支队搭乘直升机赶赴现场,搭建地面应急通信指挥专网;调派市级中型通信无人机构建空中公网通信;调派市电力、通信抢险队伍开展电力和通信抢修。
随着空中与地面通信链路的全面连接,应急指挥通信链路已完全打通,灾区约7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公网通信恢复正常。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构建全链条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以“快速组网”和“立体组队”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市-区县-镇街-村社-点位”的五级应急响应机制。一方面,通过快速搭建“公网保底、专网专用、卫星补盲”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组建2300余人的专业通信队伍,配备前突通信指挥车、无人机通信中继等装备1.16万台套,确保队伍到达现场后5分钟回传图像、“三断”情况下10分钟恢复通信;另一方面,同步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组建42支区县队伍和1031个镇街队伍,为乡镇配备“六个一”通用和专业救援装备,显著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和基层先期处置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