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让我给你个建议,嗯,老实说,虽然中美国情不同,但费曼的建议跟我想的差不多“拼命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另外想办法保持别的科目能低空掠过就行了,别让社会出面来阻止你,让你一事无成。”
还上不上人大附中,对你是个问题。
我的意见是,上就上吧,只别把这个名字太当回事儿。
三年前,你才一米六,穿着白色校服走在街上,你喜欢别人看你的眼光,是挺来劲的——会鼓励你在麦当劳吃完了把托盘放在垃圾箱里。但到了一定岁数就别这样了,我知道的一个哥们,四十多了,还把结识也是人大附中的人当成人生特别得意的事儿,你觉得怎么样?
1967年的时候,费曼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写了一封信,辞去院士,因为他说他在心理上非常排斥给人“打分数”。
他说“每次想到要挑选出「谁有资格成为科学院院士」,就让我觉得有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我们怎能大声的说,只有最好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那在我们内心深处,岂不是自认为我们也是最好、最棒的人?当然,我知道自己确实很不赖,但这是一种私密的感觉,我无法在大庭广众下这大剌剌的表示。尤其是要我决定,谁才够格加入我们这个精英俱乐部,成为院士时,我更是精神紧张。”
我认识的真正棒的人都没有把什么标签真当回事儿的,他们不是对“精英”这个概念不满或者抗议,他们只是不从这个角度去看待世界。
这一点你可能不容易理解,因为从你小的时候,世界就被分成了很多阵营,“山西人”“北京人”“有钱人”“穷人”“官员”“达人”“甲级名校”……你每次跟我说起这些词的时候,起初带着不解甚至愤怒,后来你也会慢慢接受一些从成年人世界沿袭来的看法。
你会问我们,但你并不重视答案,你只是观察我们。
所以,你现在很迷惑,因为你最终发现人和人想要的,差别真的很大,对吗?而每个人可能都是合理的。
我只希望你观察一点,谁是快乐的,什么让他快乐?这快乐是否持久?是否不受外界评价和变化的影响?如果是,这快乐是什么?
费曼会怎么想呢?他说,财富不能使人快乐,游泳池和大别墅也不行。他还说一句很重要的话,“没有一项工作本身是伟大的或有价值的,名誉也一样。”是的,工作的名头和声誉都不等于价值,也都不具有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