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港“麦难民”五年剧增近五倍
像庄智聪这种没住所、睡在麦当劳的香港露宿者,即外界所称的“McRefugees”(麦难民)。他们一般在凌晨时分左右进入麦当劳,有的随身带上一些御寒衣物,以及能趴靠在桌上睡觉的“枕头”;有的则直接靠着座椅,或者以双手为枕,趴在桌上休息,并在清早五六点离开。
“麦难民”一词源自首先出现“麦难民”的日本,并逐渐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形成午夜景象,人数也越来越多,但要论“麦难民”现象,香港绝对是排在前列。
香港太平山青年商会(简称商会)今年6月访问了全港116家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发现共有334名“麦难民”夜宿在各家麦当劳中,相较于2013年的57名,五年内剧增近五倍。
商会的调查显示,香港“麦难民”情况越来越严重,当中中老年(45岁至64岁)占了五成,未满34岁约占12%。数据反映了“麦难民”渐趋年轻化,有个年仅19岁的年轻人,因与父母关系欠佳不愿回家,选择白天在外工作,夜宿麦当劳。
调查也发现,夜宿的女性比率有所上升,相信是因为快餐店的环境比其他露宿地点更安全之故。调查显示有被丈夫虐打的中年妇女,选择在麦当劳留宿和用餐,避开丈夫。
“麦难民”剧增 居住问题是主因
无家可归或有家不归的人在短短五年内增加了如此之多,个中原因复杂,家庭冲突是其一。商会在调查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年纪轻轻的“亚龙”中学毕业后从事建筑工作,因与家人不和而宁可夜宿麦当劳,也不愿回家。他说:“麦当劳有Wi-Fi,可以打机就行了。”
追根究底,香港“麦难民”剧增,最大原因还是居住问题。许多贫困的港人,由于没能力缴交高房租,只好夜宿麦当劳。
商会的调查也访问了夜宿麦当劳近一年的执业中医阿辉,他说出心中的无奈:原本租住的房子出现裂缝及漏水的情况,业主不愿花钱维修,居住环境每下愈况,不得不另觅住处,但高租金却形成压力,于是把心一横,索性在麦当劳长期留宿,早上稍作休息便直接回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