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彬彬有理
我们不教你怎么靠男人,因为男人靠不住;我们教你怎么用男人,因为男人够好用!❤欢迎加入都市女性情感成长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彬彬有理

北京父亲卖5 套房供孩子读国际学校事件:1000万,到底值不值?

彬彬有理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25-05-24 13:37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培养两个儿子成为足球运动员而倾尽所有财产的故事。他们举家搬到西班牙接受欧洲顶级足球青训体系的教育,但最终投入巨资却面临孩子可能无法进入国家队的风险。这个故事引发了网友对于教育方式的热议,有人认为家长应该理智对待孩子的体育梦想,避免过度投入导致家庭财务危机。文章还提到其他家长为了追求精英教育而盲目跟风投入大量资金的现象,呼吁家长应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天赋来合理规划教育投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亲为了培养儿子成为足球运动员倾尽所有财产。

这位父亲为了让孩子接受欧洲顶级足球青训体系的教育,举家搬到西班牙,但花费超出了预期,最终卖掉房产,花费近千万,却面临孩子可能无法进入国家队的风险。

关键观点2: 家长应理智对待孩子的体育梦想。

这个故事引发了网友对于教育方式的热议,有人认为家长应该理智对待孩子的梦想,避免过度投入导致家庭财务危机。

关键观点3: 家长追求精英教育而盲目跟风投入大量资金的现象。

文章提到许多家长为了追求精英教育而盲目跟风投入大量资金,甚至不惜负债。但教育投资需要理智规划,应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天赋来决定投入的程度。

关键观点4: 教育的本质不是阶层跃迁的赌注。

文章强调教育的本质不是阶层跃迁的赌注,而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命运,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规划教育路径。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虽不说大富大贵,但基本衣食无忧。


可到了西班牙,不会当地语言的他,曾经在事业上的成功经验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再加上快60岁的年纪,在西班牙很难找工作,只能靠着存款度日。


没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支出又是国内的好多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骤然下降。


为了维持生活,他卖掉了在北京、大连等地的5套房产。


粗略计算到西班牙这几年, 一家人大约花了1000多万。


前半生的所有努力,基本全砸了进去。



在北京的时候,他们住着150多平的豪华新房。


可现如今,一家人只能租住在老旧的房子里,每个月的房租还要1500欧。


曾经,他们是人人羡慕的中产家庭。


但现在,却是夫妻双双失业在家,住老破小,坐吃山空的基层人群。


这前后境遇的对比,实在让人唏嘘。


这个父亲的经历,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能放手让孩子去追梦,是好事。



但更多人觉得,这样倾家荡产式的培养孩子,甚至因此而返贫,实在是不值。




更何况,他们培养的还是足球。


评论区有专业人士分析了老白两个孩子现在的水平,从现阶段看,想要进国内联赛,还很艰难。


也就是说, 这么多的投入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父亲,到底是真正为了孩子好,还是执念太深呢?


如果他身价上亿,这么砸钱培养孩子肯定没问题,但是1000万的身家就敢花光存款让孩子去踢球,实在有些狂热了。


不管是足球还是其他体育项目,都不是只要投入就能得到回报的事情。


像这种顶尖的竞技体育,他吃努力的部分,但更吃天赋。


家长动辄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投入进去,但十几年成千上万托举的家庭里面,才能出一个郑钦文和谷爱凌这样的天才。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 如果只是一味地往里面砸钱,甚至是拿出全部的资产去鸡娃,你的家庭正走在返贫的路上。



很多中国父母一直都有一种执念,那就是 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培养孩子上,没有人不舍得花钱,生怕自己耽误了孩子。


有条件的利用条件,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


而很多家庭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销过大,已经不堪重负。


还记得那个靠募捐也要送女儿出国留学的妈妈吗?


她原本是一个富太太,生活条件非常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