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科技
网易科技频道,有态度的科技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科技

家族群里的爆款文章,是怎么收割老年人的?

网易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0-10-19 11: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排第二位的是鸡汤文。 “人有德,必有福”、“最好的人生:适度善良、懂得拒绝”、“人生最贵是磨难”。分分钟让你变身圣人,与世无争。
参与最新热点的讨论,是老年人为了保持不落伍最低门槛的做法了。 事件最新进展和专家发言一定不会落下,“刚刚,云南传来大消息,速看”、“钟南山又发话了,抓紧看看”、“特大通知!国庆假期有变化”、“特朗普骂人了”,妥妥的抓住老年人“求知”的心。
土味、搞笑甚至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又是一大类。 其中有不少是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等演员的小品片段,还有一些是土味视频,“老汉路边卖老母鸡,不笑你打我”、“小孩子坑爸,看一遍笑一遍”、“光棍租老婆,太搞笑了”、“一个女人八个老公,真人真事”。只能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生产不出来的内容。有的视频甚至只放了一张色情封面照片,内容和照片毫无关系,显然是为了吸引对封面好奇的人点击。

另外, 一些爱国、祝福、正能量、军事题材也是中老年内容的选材方向。


这类型图文视频有几个共同点, 字体大、声音洪亮、画面花哨、标题很玄乎, 把眼花耳聋、阅读不畅的老年人都照顾到了。但点进去以后,相关内容常常显示由于涉嫌诱导分享,已停止访问。
▲诱导分享被封链接

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有钱、有闲、有圈子,有极强的互动性和粘性,对互联网新事物充满了好奇, 但因为市面上满足中老年人需求的娱乐方式有限,给了很多营销机构可趁之机。

这些在年轻人看起来粗俗、无聊、标题党、伪科学的内容,不仅俘获了老年人的信任,让他们自发转发分享,还盯上了他们的钱包。 低辨别能力的老年人正在被这些游走在规则边缘、打擦边球的营销号利用。


被收割的老年人

老年人为什么对这些内容有这么大的热情?

原因有两大类, 一种是被内容打动,甘当“自来水”,另外一种是为了赚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