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谓悲剧?那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一点一点撕裂给别人看。
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慢慢铺垫、娓娓道来的方式,有些情节,可能就靠演员在那里讲台词,讲很久。情绪非常细腻、克制。
很多地方,如果演员这时痛哭一场,观众就会跟着哭,但他们没有。这明显和观众们的喜好不尽相同,观众喜欢看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意恩仇。
但《如懿传》的关键词是“忍”,所以它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很多习惯了“倍速快进”看剧的观众。
比如,在如懿被自幼一同长大的婢女,为了上位诬陷自己谋害皇嗣时,如懿震惊,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怔怔的。
她很心痛,但没有撕心裂肺,没有破口大骂,没有痛哭流涕,全程都很克忍。
这样的表演,虽然更贴近人物的性格,更贴近人性,但是不够爽,不够迎合观众口味。
所以《如懿传》一开播,就口碑和播量都失败了。
02
《延禧攻略》很爽
就在大家群嘲《如懿传》的时候,还忍不住拿《延禧宫略》起来跟它比。
《延禧宫略》的爆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它集中了“爽剧”的所有特点。
女主从未失手,一路开挂,从宫女到皇后,所有事情都在她意料之中。习惯把丑话说在前头,对我不住的人,也必定还以颜色,而且还不会拖太久,两三集之内,必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没有隔夜仇,只有现世报,是《延禧宫略》最讨好观众的地方。为了让剧更爽,还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桥段。
比如说,女主魏璎珞,竟然可以引来天雷,劈死杀姐仇人裕太妃,甚至在她咆哮控诉完,雷就掐好了点儿,不偏不倚地只劈死了裕太妃。
比如说,一手遮天的高贵妃,竟然在看彩排的时候,就轻而易举地被铁水泼死,而同样受伤的娴贵妃不日就痊愈,她则药石无灵。
《延禧宫略》所有的台词都是现代化的,奴婢可以随意顶撞吐槽皇帝,它就像一部宫廷青春偶像剧,不烧脑,不费劲,不磨叽,就算逻辑漏洞百出,观众也能一笑置之,总之看得爽就成。
03
爽文化+奶头乐
两部剧其实都是在制作精良的,比如在服饰、场景布置方面,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两部剧的根本不同,是一个“忍”,一个“爽”,一个适合慢慢品,一个适合倍速看。
说实话,我最开始看《如懿传》的时候,我也看不下,心里想的也是,怎么这么慢啊!怎么还不撕起来啊!怎么还不斗啊!
前两集看得昏昏欲睡,就弃剧了。
后来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如懿传》的影评,里面有几句话让我陷入沉思:
“它不够爽,不够甜,不够快。所以,这部剧与习惯碎片化娱乐、地铁上手机二倍速播放的观众有很大的距离。但我相信,《如懿传》终将迎来它真正的观众。”
自我检讨,我也是习惯了二倍速播放的观众。
我也是一边骂《延禧宫略》不合逻辑,不符历史,一边追得津津有味。而对《如懿传》,则十几分钟就失去了耐心。
“爽文化”,真的称得上是一种精神鸦片了。它让人离了它,就按耐不住,坐立难安。
人们习惯把奇遇般的好运称为“金手指”。
无论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还是长盛不衰的宫斗剧,爽文、爽剧都无不在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主角在金手指的帮助下,由弱变强,对那些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