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相关机构调查称,机构投资者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股市撤资,向欧洲和中国股市转移,出现全球资本再平衡现象。
股市投资敏捷而迅速,股权投资亦是潮涌先声。今年1~2月,前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72家,同比增长81.5%。
其中,新增港资企业295家,增速85.5%,
“含港量”爆表印证了前海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第一站”的定位
。
此外,前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也同比劲增31%,达到54.03亿元,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其中,来自新加坡的投资18.65亿元,来自英国的投资超过1亿元。
中国资产吸引全球投资者逻辑的演变。
此前,国际上常以比较优势分析中国投资优势,看中的是劳动力红利和市场潜力。而今,投资中国的动力更为多元。
一是新产业链集聚效应。
“未来三年计划新增20个海外仓,重点还是在欧美、东南亚,目标覆盖全球90%的跨境电商热点地区。”易达云EDA集团产业投资负责人王齐成说。
他所在的公司于2020年正式落地前海,看中的是前海跨境电商物流的优势,尤其是试点“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允许企业合规传输海外仓储数据,提升了供应链响应速度。
跨境电商集聚使得头部“大卖”、平台和服务商正在抢滩前海。
前海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了1200亿元大关,增速超100%
。亚马逊、拼多多、雨果跨境、徕芬科技、递四方等160多家企业落地该合作区。
二是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窗口效应。
DeepSeek等引发了投资于创新并可能形成周期性动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以来,前海吸引小薯商业管理、嘉道谷投资、安格利华国际商贸、晶浩二期私募股权等一批外资项目落地。
“嘉道谷将其成立的第一支绿色低碳QFLP基金设立在前海,以规范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形式为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股权资产提供通道。”
嘉道谷投资创始人龚虹嘉提到,目前正在筹划香港地区高等院校科研产业化项目在内地成立产业合作基金。
“QFLP试点等政策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引入境外资本,投资优质项目。”前海万汇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光耀称。
万汇资本自2016年注册成立,去年在前海设立晶浩二期基金,目前已成功助力康方生物、来凯医药等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际上,深圳的历史也是外商投资的变迁史。
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金融保险业首家引入外资,再到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并为中国引入外资注入新内涵。
纵观经由前海入华的外资,万汇资本积极布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晶浩重点挖掘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嘉道谷则聚焦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环保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科技,无不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资本流动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