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摄入咖啡因后,血压通常在30分钟时开始升高,在60-90分钟后达到峰值,并在约2-4小时后恢复到摄入前的水平
[2]
。摄入80-300 mg纯咖啡因能导致收缩压平均增加3–8 mmHg,舒张压平均增加4–6 mmHg。
目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但这是暂时性的。
尽管咖啡因有这种效果,但长期饮用咖啡却被发现并不会被血糖、血压不利,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因为咖啡中的其他成分,尤其是
酚酸类物质,在对冲咖啡因带来的影响
。
甚至2018年一项研究显示,饮用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可以提高健康胰岛素敏感性
[14]
。
过多的咖啡因,或许对你的大脑也不太友好。
2021年时有一篇关于过量摄入咖啡增加痴呆风险的研究,当时炸上热搜,让大家吓了一跳
[3]
。
这项研究中,通过对398646名37岁-73岁的研究对象的大样本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咖啡摄入量与脑容量减少呈线性正比,喝得越多,全脑容量减少越多,大脑灰质、白质、海马体不同部位的脑容量同样如此。跟每天喝1-2杯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6杯以上咖啡,患痴呆的风险增加53%。
但是,
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
,咖啡摄入量与脑容量变化不存在关联。
众所周知,咖啡因通过阻碍腺苷与受体结合,起到提神的效果,然而,提神的同时,也导致了大脑苔藓纤维和锥体细胞的结构变化,进而引起大脑容量的改变。也就是说,
过量喝咖啡导致脑容量这个锅主要在咖啡因身上
。
咖啡因和单宁与矿物质结合,
阻碍钙、镁、锌、磷和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并增加这些营养素尿排泄量。
不过这个影响并没有那么大,需要关注的只有本身就很容易缺铁的群体,尤其是
绝经前的女性
,研究表明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大量喝咖啡确实会降低血清铁蛋白,提高贫血风险
[4-5]
。但只要注意定期吃红肉、动物内脏等补充一些铁,也就可以避免了。
在咖啡的非咖啡因成分中,含量大、健康益处证据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绿原酸。
绿原酸别名咖啡鞣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最早在生咖啡豆里被发现和提取,至今在常见食物里,咖啡豆及其制品仍然是绿原酸最主要的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