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呦呦鹿鸣
原创读书号。分享独一无二的资料与不为人知的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呦呦鹿鸣

四条路 | 一个中国人对日本地震应持何种态度?

呦呦鹿鸣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01-06 22: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从古未有如此情,死脱格人弄弗清。

人家烧脱数弗尽,就勒九月二日浪,

上午前头六点零。

地震炸开顶吃 火山喷 喷得紧。

人家烧得痛伤心, 四十万家有挂零。

单说电气厂里人, 二人有格六百零。

富士纺织二厂人, 亦有二千挂点另。

诸君听见吃一惊, 阿伤心来弗伤心。

照我区区想一想, 本常矮奴狠劲劲。

要想中原来吞进, 天上看看气不平。

此次一次大灾情,拨里一点小灵星
但是,当时中国的主流,是另一种态度: 悲悯与同情

关东大地震的次日,9月2日,来自《申报》《时报》《民国日报》等中国最早的一批报道是这样的: 《日本东京地震大火之惨状 》《空前悲惨之日本大地震》 《愈形凄惨之东邻灾讯》 《日本空前之浩劫》《可骇之日本天灾》……这里面的措辞,多是惊骇、悲悯、同情: “至惨之巨灾”“惨不忍闻”“人类之至悲”……

《民国日报》迅速刊登了一首诗:

《日本大地震》

黑烟满塞大空,

红焰紧幕天宇……

一片惨景。

我捧着一张新闻

只看见,

爆裂、淹没、惨极、剧烈、全毁、全没等字样,

只看见,

空前、未见、浮尸、难民、践踏、死伤等字眼。

只看见,

万、兆、千、亿、无数、无数、全死等字样。

我急等着看,

捧着报纸却只是眩然。

我不能驾起飞机去慰问,

我只得在黄海岸上和他们同声叫天。

我不为伟大的建筑物悲伤,

我不为绝世的珠宝怜惜,

我不为东方的文化中心地哀恸,

我只为无数万冤魂嚎啕,

参天的黑烟红焰中,

咆哮着多多少生灵,

一片瓦砾焦土上,

腐碎了多多少父母妻子,

……

各地的小曲,也有很多创作,基本都是同

最早的评论中, 《申报》说:“ 凡属人类,皆当闻而同悲 。”第二拨是社论《吾国民对于日本大劫之态度》,进一步说:“ 视人之难,若已之难 。”“天胡不吊,降此鞠凶,凡在人群,孰不洒其一掬同情之热泪。”

《民国日报》说,同情日本震灾“是因为人类本有好善心理”。《中华新报》发表的《沪人救济日灾之热心》说:“ 中国立国,以敦厚为主 数千年之精神涵养所入甚深,故对外则讲平和,对内则尚仁政 。”中国人“依然牢守数千年来之遗调,而成为天性。即此次沪人全体对于日本巨灾之恳切同情, 固人类当然之事,尤为吾民必然之事也 ”。

这些态度,与当时的北京政府的态度一致。地震次日,当时的外交部就派人前往慰问,致电日本政府“表我政府及国民之哀情”。

其实当时的北京政府自己也比较尴尬,总统黎元洪下台后,政局正处于飘摇之中,直系军阀控制的政府,既无总统,也无总理,勉强由内务总长、海军总长等几位总长组成“摄政内阁”摄行总统职权,但他们依然在财政困窘之下筹银20万两(一元可买20公斤大米)政府捐款和大量药品食物汇交日本政府,发布《大总统令》,确认官方态度——同情:

《大总统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达达兔  ·  整容液 之《丑妹》
8 年前
哔哩哔哩  ·  今日明晨上线的4月新番有
8 年前
高达模型制作技巧  ·  【号外】玩具模型拍卖群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