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如我们在餐厅吃饭,排队等号就是第一个用户界面;被服务员引导入座是第二个用户界面;点菜是第三个用户界面。
上菜,中间呼叫服务,打包,买单,每一次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都是不同的服务蓝图。
我一直在“鼓吹”大家在下班后寻找更多的的可能性。但我做到了,不代表你也可以做到。
我现在给很多朋友做一些斜杠事业和个人品牌的咨询。
说白了,就是想让TA知道,你这么牛逼,你赶紧去挣钱啊!
但我的咨询和文字只给出了“假设”,需要他自己去验证。
03 你已知的,都是假的
现在大家都在谈学习。其实学习的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你如何理解自由?
你如何理解爱?
你如何理解生活?
你如何理解阅读和写作?
是这些理解构成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但这一切的认知都是真的吗?是全部正确,还是部分正确?
小六写的都是真的吗?还是他只说对了一些,还有很多前提条件他没有说?
分析问题,预测问题的本质就是假设
有一次在广州,旁听成甲的新书《好好学习》签售会,有同学问成甲:
你觉得什么时候,你的认知会到达一个极限?
成甲给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我目前的认知体系是构建在查理芒格和《第五项修炼》的基础上,如果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两个认知基础都需要更新,我也会持续更新的。
我个人觉得在他的《好好学习》中,讲临界知识之前最关键的词,就是假设。
我们以为的真的是我们以为的吗?
只有将一切都认为是“假设”,我们才可能会想办法用实践去验证,找佐证来证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自己拥有一副开放的心智。
04 我的实验
我特别喜欢黄有璨的三节课,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课程当作一场实验,每次课程完结,就会来一场大型复盘。有时候甚至会停下两三个月来进行课程的复盘更新。
(两三个月,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太奢侈了!)
我最近专注在做“阅读”这件事。其实我并
不在乎阅读的内容是不是已经有前辈和同学介绍过——有又怎样?
看完朱光潜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写的《谈读书》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后,我觉得
学习的本质其实大道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