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BM的数据库专家们盯着这堆数学公式
一脸懵逼没看懂
加上当时电脑相当慢
IBM看不到任何商业化前景
在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吹捧后
自嗨地把论文锁进了故纸堆
埃里森却从数学公式里看到了闪闪发光的大金矿
决定把不可能干成可能
中情局对IBM的想法神往啊!马上想买套数据库
毕竟攒了多少年的情报数据啊
没地搁、没法找、脑袋疼
只听说有个甲骨文公司捣鼓这事,提着公款就要买
埃里森唾沫星子横飞拉住了这个冤大头,忽悠道:
我们这个东东,新技术、超牛逼,你要买、就得等
最好把钱先付了
有中央情报局垫底
美国海军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挨个上了“贼船”
▼
几年后,甲骨文正式交货
中情局发现这玩意真心没法用
但也只好认命
自己约的货,含着泪也要干完
哄着、求着甲骨文,帮他们做测试、找BUG
软件质检部门全由中情局代劳,再由甲骨文来修改
美国海军更悲催
替他们找故障,还是出了钱才能享受的优先待遇
惨遭打脸的中情局只好唾面自干
承认只是为创意买单,早就知道这玩意不一定靠谱
▼
埃里森忙着抢市场,对产品质量不咋上心
他在计算机展销会做演讲
题目是《关系数据库技术出了什么错》的惊悚标题
一堆二手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总能被嗨翻
埃里森先狠批当下数据库的一堆痛点
然后妙趣横生地演示,Oracle如何轻易化解难题
“想查到公司所有年薪2万美元的员工名单吗?”
埃里森轻松敲入一条查询命令
计算机马上将信息“啪啪啪”显示
大家不出所料地发出“啊啊啊”的赞叹
“你看,多容易”
管理员们恨不得立马写报告
把Oracle软件抱回公司
▼
如果你有幸成为甲骨文的早期客户
那么恭喜你,你会遭遇
软件出错、无法运行、数据丢失
数据库管理员要是来兴师问罪,
一般会被忽悠为自己操作不当
只能弱弱地求助道:
“能不能帮我们把数据找回来?”
▼
相对来说,那些只收到甲骨文寄来空白磁盘的用户
简直是中头奖了
因为根据合同
有时候到了交货的日子
Oracle的新版本还没做出来
公司就会寄出一盘空白磁盘先扛过去
免得承担违约责任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埃里森习惯性地吹牛逼
▼
1985年,竞争对手Ingres发明分布式查询
10天后,Oracle的广告就登出
——第一个分布式查询数据库
但甲骨文这会啥也没有
埃里森就是先吹牛、再研发
做成了,自然就成了先行者、预言家
多年后,从甲骨文出走的元老们爆料
Oracle的第2版就是第1版
Oracle的第3、4版本,除了版本名字变了
功能简单、经常出错的本质根本没变
埃里森的逻辑很简单:
“除非我们向客户撒谎,否则根本无法成功。”
直到1986年,Oracle第5版才可信可靠起来
1992年,Oracle才把埃里森1977年吹过的牛逼全实现
▼
80年代的甲骨文公司
就是个充满压力、雄心狂野的角斗场
埃里森只选最聪明、最傲慢的人当手下
然后鞭挞他们去抢订单、争市场
哪怕为此不择手段
为了让Oracle产品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