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学堂君
阅读微刊物,一分钟读懂历史。(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学堂君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天下十大名关”,都在设在哪些地方

历史学堂君  · 公众号  ·  · 2018-08-02 2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居庸关


在太行山脉军都山坐落着一座著名关城“居庸关”。它东靠燕山,西依太行,据守着“太行八陉”第八陉“军都陉”,是进入北京的西北门户。关城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关名为“南口”,北关称之“居庸关”。居庸关自古以险、绝著称。而关沟两侧,层峦叠嶂,树木滴翠,鸟语花香,有“居庸叠翠”之称。


嘉定二年(1209年),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进攻居庸关,金兵用铁水将关门封死,并将铁蒺藜布满关沟内外,成吉思汗见大军无法靠近居庸关,便南下攻取紫荆关,然后率军进攻居庸关南口,南北夹击之下,居庸关陷落。





紫荆关


“太行八陉”之一的“蒲阴陉”,是联系河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而在河北易县的紫荆关,成为这条通道上的重要关隘。它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长城内三关”,因其位置重要,被称为“京畿咽喉”。早在战国时期,就在此夯土石筑关隘,由此紫荆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关口之一。


明成祖朱棣对紫荆关进行了系统性的修整,将关城、城堡、隘口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以紫荆关为中心的防御体系,成为拱卫北京的第一道防线。明朝名臣于谦认为:“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因此,紫荆关成为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反复争守的军事要地。





雁门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