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不要错过,高考前,抓紧看!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25-05-25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与高考题相关的地理知识点,包括沙尘暴、喀斯特地貌、峡湾、雅鲁藏布江河谷、冲积扇、平顶山、寒潮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沙尘暴的利弊分析以及变化趋势

沙尘暴具有携带沙尘微粒滋养海洋生物、净化空气缓解酸雨的作用,但也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近50年来,我国沙尘天气日数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观点2: 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特点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贵地区集中分布,表现为峰丛、峰林等形态,峰林景观在全国14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峰林峰丛分布面积中仅占约8%。

关键观点3: 峡湾的形成和特点

峡湾是冰川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度可达几百甚至上千米,主要分布于高纬度海岸地带。南北半球均有峡湾分布。

关键观点4: 雅鲁藏布江河谷、冲积扇的地理特征

雅鲁藏布江河谷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日喀则市位于其宽阔的河谷上。冲积扇适宜人们定居,适合发展农业。

关键观点5: 寒潮的影响和发源地

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有三个发源地,其中新地岛是发源地中心。寒潮过境会带来降温、冻害等不利影响。

关键观点6: 其他地理知识点的介绍

文章还介绍了平顶山、伏牛山等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风光,以及各地春花和地理知识的深度解读等内容。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被地下的地质构造运动

与地面的流水侵蚀合力

塑造成了世界上喀斯特地貌

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与喀斯特峰丛不同的是

峰林中各峰体没有共同的基座

而是孤立于平原之上

峰与峰之间有一定距离的平地

峰林比峰丛更少见

在全国14万平方公里

喀斯特峰林峰丛分布面积中

峰丛占绝对优势,峰林只占约8%

而全国95%的峰林景观分布在广西境内


漓江与喀斯特塑造了桂林形象

绵延远方的峰林峰丛

遥望桂林,如同身在画中

图自: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2期

摄影/滕彬


峡湾

2024年广东卷


说起峡湾

人们往往会赞美它的奇绝壮美

然而,在连绵的峥嵘绝壁之中

还隐藏着更多的传奇

无论是回溯万年

这是古冰川和海洋的上等佳作


只从外表看

水面上的峡湾和长江三峡颇有些类似

然而,峡湾却是冰川和海洋的孩子

水下深度可达几百甚至上千米

峡湾的家园主要位于高纬度的海岸地带

在末次冰期时

这些地区曾被磅礴冰盖覆盖

冰期结束后,冰川融化,海洋“逆袭”

造就了今天的峡湾奇观

北半球的峡湾主要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

加拿大、格陵兰、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处

南半球则可在南美洲南部

新西兰南岛等地找到“峡影重重”

图自: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9期


雅鲁藏布江河谷、冲积扇

2023年海南卷、2017年全国Ⅱ卷

海南卷


在青藏高原上有这样一个自然区域

有人称呼它为雅鲁藏布江宽谷地带

也有人称之为藏南高山谷地


在其地区内,年楚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

是雅鲁藏布江南岸最重要的支流

河流两岸地形平坦

一直以来都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也是西藏的富饶之地

有“西藏的粮仓”之称

在年楚河即将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地方

宽阔的河谷上发育了

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

图自: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04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