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业务调整:剥离私募业务
为什么信中利进行业务调整,利用子公司进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这主要是受到16、17年新三板私募公司整改的影响。
2016年5月,新三板出台《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增8个方面的挂牌条件,里面要求:
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
。
信中利在14年的时候拿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在16年6月完成收购深圳惠程,如果按照当时的整改要求,深圳惠程并表后收入大增,其管理收入占比肯定是不达标的。
为了避免被摘牌,信中利采取的做法就是自己不再直接做GP业务。
于是,2017年完成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全部由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
信中利本身不再直接管理基金业务,不受私募基金管理规范的限制
。
2016年4月,信中利以16.5亿元取得深圳惠程的控制权,其子公司及关联方的买壳报价溢价了1倍,买壳的16.5亿元中12亿元为融资,使用了1:2.7的杠杆比例,担保措施为质押上市公司股份。
深圳惠程停牌前的收盘价为8.89元/股,协议转让价格较最新收盘价溢价了113.95%。
按照深圳惠程当时的总股本7.81亿股计算,19.02元/股对应的市值约为149亿元。
但是收购后,深圳惠程股价始终没有突破过协议转让价格19.02元/股。
这笔投资一直处于浮亏状态。
按照目前的市价8.88元/股来看,“亏损”达8.8亿。
在当时,无论是深圳惠程的“壳”资源属性,还是新入主控股股东在投资方面的成功经历,都使得市场普遍认为深圳惠程是一支重组预期较强的股票。
深圳惠程后续有什么动作,成为市场关心问题。
在收购完成后,深圳惠程、信中利联手推出并购基金。
2016 年 9 月,上市公司出资 5.8 亿元、信中利股权管理公司出资 0.2 亿元、中航信托出资 12 亿元,三方合作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北京信中利赞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并购基金”)。
这只并购基金在帮助深圳惠程转型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17年3月,深圳惠程13.8亿元收购游戏公司哆可梦。
收购完成后,深圳惠程整体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主营业务新增大数据精细化营销的流量经营业务和移动游戏的研发、发行及游戏平台的运营等信息科技业务。
哆可梦并表后,游戏业务成为惠程科技营收占比最大的一块业务。
惠程科技2017 年度营业收入为 10.41亿元,其中游戏业务收入为7.1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68.66%。
加上深圳惠程原来的电气主业,深圳惠程拥有高端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综合服务两大业务板块,深圳惠程更名为 “惠程科技”。
除了名称上的改变,哆可梦还对惠程科技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度营业收入为18.98亿元,哆可梦实现营业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118.27%,占惠程科技营业收入的比重增长至82.58%。
不过,收购哆可梦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业绩增长,但是对于股价的提振作用有限,信中利仍没有“解套”,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的信心。
惠程科技近几年股价如下:
虽然,账面上是浮亏,但是收购上市公司后的平台作用凸显,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同时进一步提高惠程科技业绩的稳定性,信中利又采取了新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