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对不起,我不会买国产特斯拉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6-24 10: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至于挑谁,世界上所有的双向选择都是看刚需、条件和利益,说“看感觉”的那都是欺负你年轻。


所以,一定会找政府直接拍板的,扶持得够猛,什么批文资质就不用愁了;一定不合资车企,得回避一切向竞争对手技术输出的机会,免得搬起石头砸以后的腿;最好是和新能源产业搭界的,既能帮着完善在地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完美地切入其另一重自我定位——新能源企业。人有正经的电力产品PowerWall,只是还没有往国内推而已……


无论如何,一定得找有钱的,因为这个特斯拉特别少,每年都亏损;如果还理解未来和使命感的,就完美了,这些特斯拉特别多,好多人都靠着它买股票的——如果乐视还有钱,能凑成别致的一对。


满城尽是特斯拉?这种闲淡不要扯


对于最广大的吃瓜群众而言,和什么人签了什么鬼,并不重要。和谁不是国产呢——


尽管常规而言,咱是得关怀一下国产以后的质量问题,南北大众还有优劣之分呢。不过,既然特斯拉合资的不是车企,推测还是自己撸起袖子干,不太会存在流程差异。制造水平的参差可能会有的,比如中国工人有时候不拘小节的操作可能导致的产品问题。这些只要有心就能迅速克服,无论是提高工人素质还是升级生产线。


你别说国内有厂子多少年了还是一副尿性,有对比才有伤害,特斯拉早期也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工人的皮糙肉厚,比如国内第一代Model S车主尹喜地(就是力帆家的少爷)没少吐槽。但是这两年,车身板件装配不对齐、板件间缝隙大、后备箱下雨进水等早期频发的问题已经不太听到了。



扯远了。如果我是一个普通吃瓜群众,我很可能不会因为国产不国产就准备买特斯拉了。对“我”而言,特斯拉还是一个或者太新、或者太贵的汽车,可能对你来说不是,因为你脱离群众,新潮又多金,那也必须承认它的市场一直不大。


特斯拉在2013年12月进入中国市场,一开始就是一群创业板的老板、富二代、以及外企高管圈养的第二辆玩具车。第一年结束,特斯拉在中国的全年销量是3500辆,和比亚迪e6一个水平。


三年之后,中国突然原力觉醒成为特斯拉增长最快的市场,2016年在中国的销量达到10,400辆,是2015年的三倍;而其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收入则达到1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收入的14%。


但三年加起来总共两万不到的池子,仍旧不算主流——光是上海静安区的成年富二代人口就不止两万吧,该买的没买,是什么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