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重庆市和四川省遂宁市,海扶手术已经纳入医保保障范围之内,技术的推广就有了更多可能。
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李茂强:这个医院自从有了医保之后,他的病源量增加了基本上在30%到50%左右这样大的比例。
由于全国各地医疗物价的定价,以及医保包含的范围不同,海扶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遇到了不同境遇。
李茂强:基本上现在我们全国除了西藏还没有我们设备,其他都有我们的设备,按说来我们的医保应该覆盖很高,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全国的这个医保有省级医保的,还不超过10个,比如说我们的重庆、上海、甘肃这些地方。所以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就是大大不利于这个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也是北京市引进海扶设备为数不多的几家三甲医院之一,副院长周丁华告诉我们,眼下,他们正将海扶技术应用在肝癌和胰腺癌肿瘤的治疗方案上面,这为癌症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而在向患者建议海扶刀这个新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周丁华带领的团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虽然这个中国原创的医疗手段给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是没有医保政策的匹配,推广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央视呼吁:加快审批,破除国产医疗器械医保落地障碍
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周丁华:所以我也呼吁我们卫计委也要和医保部门做一些沟通,全国性的对国产的大型医疗设备,对疗效确实比较好的、比较可靠的这种治疗方案或者检查手段,应该优先纳入医保范围之内。
半小时观察:
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前十强均为欧美企业所占据。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配套措施,对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进行优先审批。近年来在多项政策扶持下,在部分领域,国产医疗器械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个别领域,国产医疗器械甚至已经国际领先水平。
不过,从海扶刀推广的经历,我们也看到,医保政策成了海扶刀落地最大的障碍。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快审批速度,能够让更多的患者更快、更早地享受到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案例二:迈瑞现身说法,国产器械闯入大医院
4月11日,CCTV-2《交易时间》栏目专题报道了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
节目提到:
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水平与看病难、看病贵有着直接关系,在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呼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国创造的医疗设备与跨国巨头之间的正面交锋也逐渐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