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测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全部的研究成果均来自天体发出的信号。”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创造各种条件、发明各种工具,扩大观测的范围,提升观测的精度。人们看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
在古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进行观测,记录星象变化,总结运行规律。比如依据日月运行规律,编定历法,用于管理农业活动、葬礼、祭祀、文化活动等。
对于特殊的天象,古人们会忠实的记录下来。比如被视为不祥之兆的彗星。巴约挂毯上有一个场景就绘制了人们发现彗星的图画,意大利画家乔托•迪邦多纳的壁画《东方三博士来朝》同样描绘了彗星。乔托当然无法预料,他所描绘的彗星,将以哈雷彗星的名字被人们所熟知,而发射到哈雷彗星的空间探测器则被命名为“乔托”号。
提到日心说,我们都会想到哥白尼、布鲁诺。实际上,最早提出日心体系雏形观点的是毕达哥拉斯的弟子,希腊人菲洛劳斯。菲洛劳斯认为地球环绕宇宙中心——“中心火”运行。哥白尼则明确构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运行体系。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成为首台真正的天文观测仪。牛顿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如今,甚大望远镜、特大望远镜等大型高精度望远镜成为天文台的主要观测工具,哈勃望远镜则飞翔在太空。观测仪器的不断革新,帮助人们观察到更多天体,获取更清晰的细节。
牛顿通过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彩色光谱,使天文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可见光,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各种超清晰的天文摄像图,都得益于多种不同光谱的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