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1年因新冠疫情及新玩家入局等因素,农资电商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达到54.7%。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3年中国农资电商市场规模为562.9亿元,2019-2023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5.8%,中国农资电商市场正处于高增长低存量阶段。未来,伴随农资企业线上化布局进程加快以及受益于平台内容化建设等因素,农资行业线上化率将进一步提升,2026年农资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中国农资电商行业图谱
优化流通链路
部分农资原材料价格处于震荡期,农资生产企业需要通过电商渠道提升供应链敏捷度以避免高价采购
在传统农资流通背景下,农资生产企业受制于分销层级较多,“牛鞭效应”显著,即企业所把握的渠道终端需求量往往存在“夸大”成分,尿素与草甘膦作为化肥与农药的主要原材料,2021年起两者市场价格呈现波动趋势,农资生产企业若在价格高位采购,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且在清库存时会面临较高的经济损失。因此,农资生产企业期望通过电商模式与终端构建联系以准确洞察市场需求容量,并进一步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与生产。
提高市场覆盖度
以线下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企业期望通过辐射全国的电商模式填补薄弱市场,并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
农资生产企业的销售网络主要以线下为主,但农资销售网点所辐射的市场范围有限,对于第一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若农资销售网点数量较少,则会出现需求待满足的情况;因此,农资生产企业期望通过成本相对较低的电商模式覆盖线下销售网络难以触达的薄弱市场,并利用平台营销工具等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构建线上服务体系
通过线上平台打造“第二官网”,及时为农户提供专业化农技咨询服务并积极跟进售后环节
在传统流通链路中,农资生产企业与终端农户之间存在各级经销商与零售商,直接与终端农户构成连接的线下销售人员良莠不齐,常存在专业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过度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资生产企业期望通过线上平台打造“第二官网”以增强对终端农户的把控力度,包括在售前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的产品购买意见,在售后环节直接接收农户反馈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或根据反馈情况提升自身产品定制化服务能力等。
强化品牌建设
企业希望借助平台放大农业科技转化成果并通过与平台共创农业生产解决方案实现多极流量获取,进一步将品牌植入终端农户心智
平台围绕流量优势打造多种解决方案助力农资生产企业强化品牌建设。一方面,平台以内容化形式向终端农户传递农业科技转化成果,以此避免因成果价值难以释放而阻碍产品市场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平台通过与农资生产企业共创农业生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获取搜索流量与推荐流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农资电商平台模式分析
根据运营模式分为企业自建型与第三方型,其中第三方电商平台对农资生产企业线上运营的主动性要求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