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是他真正赚钱的第一项业务。
但不够多。2003年,贾跃亭跑到北京,拉上现任乐视网副总裁的刘弘合伙创业,成立北京西伯尔,专门承接电信运营商不太看重、却又少不了的室内外网络覆盖生意。
那是移动通讯、互联网蓬勃上升的年头,贾跃亭赚到了更多钱,也捕捉到了流媒体的势头,2004年,乐视网从西伯尔流媒体部剥离,正式成立公司。
此时,31岁的贾跃亭似乎离刚来北京时的梦想近了一步。据乐视早期员工回忆,当时他跟贾跃亭一起经过国贸,后者突然说,今后要成为这里的佼佼者。
图:乐视大厦所在的东四环,可遥望国贸三期
创立乐视后,他延续了垣曲时期的风格。在乐视还是个二流视频网站的2012年,突然宣布要做电视,随后,内容、手机、云、汽车等项目先后出炉。
它们的特点是烧钱、彼此之间没有强关联,但每个项目都是时下比较火的。
以影视为例,2012年底贺岁片《泰囧》拿到了12.71亿元的国产电影票房之最,直接带火了资本市场,2013年上半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一直是涨涨涨。到9月,乐视就宣布购入花儿影视、乐视新媒体这两家公司的股权,大张旗鼓进入影视行业。
资本市场喜欢这样精明又大手笔的故事。
2013年成为乐视网市值狂飙的一年,从年初80亿到年底的325亿,不少股民成为了乐粉,有券商更是抛出了乐视将变成千亿市值的乐观说法。
殊不知,危险的种子已经在狂飙中埋下。
神秘人脉成双刃剑
贾跃亭是一只政治动物。
在垣曲,他第一次尝到了政治人脉的甜头。据媒体报道,他的首任妻子,是当地某高官之女。贾跃亭大专毕业就进入地税系统,这在后来被认为与老丈人多少有些关系。
2002年成立的山西西贝尔公司似乎也有贵人的影子。一家新公司,却在短短一年内拿到联通在山西的大半业务,这一直被外界认为疑点颇多。
记者们捕捉到的故事大多是励志的:比如贾跃亭如何勤奋,开着吉普车一座一座城市去谈业务;如何执着,堵在拍板官员家门口数小时。
至于为什么去做这行,见诸报端的版本听起来有些过于云淡风轻:
饭局上听人说起,觉得很有前途就干了。
贾跃亭第一次真正展示强大人脉是2010年乐视上市,论影响力跟实力,乐视当年只是第二梯队成员,却成为首家国内上市的视频网站,这很奇怪。
他善于打点关系,尽管没有其他互联网大佬的好口才,见到生人还会腼腆,
但他懂得如何“把10万块钱花出100万的效果”,有接近贾跃亭的人士向《财经》杂志如此评价。
贾跃亭的山西商人身份,让坊间猜测其与山西令家有关。
后来陆续公开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猜测。早期由王诚担任合伙人的汇金立方公司曾向乐视投资。王诚原名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