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个关于漫画展览的筹备和开展过程,包括策展、选定作品、布展等各个环节。文章强调了女性视角在漫画创作和展览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展览《造一把椅子》的创意和理念。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团队成员们在筹备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以及他们对展览的期待和愿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介绍展览的背景,包括做書图书市集·北京的活动时间和地点。
关键观点2: 团队成员和策划过程
介绍团队成员以及他们的角色,包括如何选择和确定展览的作品和主题。
关键观点3: 女性视角的漫画展览
强调女性视角在漫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展览《造一把椅子》如何通过椅子这一隐喻来展现女性生活经验的多维度。
关键观点4: 展览的筹备和布展过程
详细描述展览的筹备和布展过程,包括团队成员们的工作内容、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关键观点5: 展览的期待和愿景
表达团队对展览的期待和愿景,包括希望通过展览与观众建立共鸣,以及对于女性叙事未来的展望。
正文
刘松是个很好的甲方,其实我更愿意把他当做艺术赞助人,因为甲方是有各种要求的,赞助人则干预的很少,他几乎不催工,也不限制主题,从不指手画脚,上来就问需要多少钱,只解决实际问题。田野去年和做書合作过
“
散步
”
主题漫画展,感受到了没有要求的任意施展的自由度,今年就更放得开了。
为什么要做女性视角的漫画展?
我们团队的成员
主要
是女性,自然也很关注女性问题,同时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国的作者漫画
——
指作者主导创作、强调个人创作风格和思想表达,脱离工业化生产的漫画。
去年和今年也是中国作者漫画在女性叙事上颇具出版成果的两年,阮筠庭的《春晖》、刘允的《下一个春天》、拟泥的《天气好时想要去海边》、王
XX
的《今天我想要什么》、陆冉的《相反的人》、扬纸的《小狐狸化形记》、南天枭的《同担重生成了我的女儿》
……
我们能够鲜明的感受到,那些与时间、洞察力、爱和信念为伍,在土地里默默扎根深种的种子早已积蓄成一场悄然盛放的春天。同时,《我的辽阔天地》《游鸭》《如果我消失了》等国外引进作品维度丰富,议题深刻。越来越多女性创作者将笔锋转向了自身,她们坚持多年的创作也被公众、被出版界认可。
近几年女性主义的题材出版趋势明显,以漫画为观察方法,去关照现实、体察女性处境的读物对公众仍是很新的视角。在国内女性视角漫画群展几乎没有的时候去做这样一个展览,跳出女性漫画
=
恋爱漫画的刻板印象,去告诉大家女性生活经验的真实与复杂、细腻与广阔,重新书写谁的故事值得讲,就是我们想要创造的意义。
于是刘松爽利答应做新展了,我们也厚着脸皮狂画大饼要来了最宽敞的场地。
从
“
造一把椅子
”
开始
要如何做一个漫画展?从湖州市的中国作者漫画特展开始到后来的工体散步展,我们不断检视传统展览逻辑是否适用于这一媒介。漫画是图文两栖的艺术,与架上绘画不同,漫画不是一幅可以在瞬间
“
观看完毕
”
的图像,而是一种需要
“
阅读
”
与
“
沉浸
”
的过程艺术。因此仅仅以
“
视觉陈列
”
为目的的展览形式,忽视了漫画媒介中最核心的部分
——
时间性与叙事性。也由于我们艺术院校多学科背景,我们倾向于借用当代艺术的思维,来阐释漫画艺术是如何与社会议题、日常经验相互交织,因此我们不甘于
“
把画挂在墙上
”
,更是通过空间、节奏与身体感知的重新编排,将阅读变为现场体验。
如何去做一个女性视角的漫画展览?从一把椅子,到一个房间。在翻阅大量漫画书籍后我们选取了一个简单却有力的意象:椅子。
我们对于女性视角漫画展览的思考始于那间
“
属于自己的房间
”
,而置于
“
椅子
”
之上,日籍华裔作家吉井忍的新书《格外的活法》的封面便是一把用于
“
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
的椅子,即将出版的日本漫画《造一把椅子》想要创造出不具备刻板印象的
“
女性的椅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