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两会中的美院声音|许江:艺术视角的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3-03 18: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的自信、持久的自信


什么叫信?「信」这个字,单人旁,一个言,人言为信。《六书》里在两千年前就写清楚,人言为信。自信是什么?相信自己说的话。 文化自信是什么?就是对自我语言和文化的忠诚与信念。


我们每个人的知识成长都始于我们的文化教育,始于我们小时候的学习,语文的学习、诗词的背诵、汉字的书写、器物的把玩,周围房子无数次的观看等等。这种文化教育把一些根本的东西融在我们的身体和血液当中。它是先于我们所有的观念的,先于我们理性和专业性的观念,所以它是最基本的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仅靠传承还不够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包括《见字如面》这样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决赛,我看了。我觉得节目非常好。年轻一代,他们那种突出的记忆力让我感慨。我想到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我们在他们这种岁数的时候,很多传统的东西,我们不够了解,不能够学习。等到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文化慢慢回到校园,我们打开了国门,一股脑向着西方去学习。在这方面,我们的步伐相对来说慢了一点。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有了西方体验之后,回到了国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也在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渐渐感受到 中国的文化要想能够赢得时代的振兴,要想能够以它饱满的品质回馈世界,我们必须让中国传统的文化活在今天,活过来达到时代的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百年来,一方面受到西学的强烈的冲击,一方面也是在扎根中国的大地起起落落,一路褴褛走到今天。可以说它真的有一种强盛的生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