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算法与数据结构
算法与数据结构知识、资源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算法与数据结构

痛斥!现在的MCP,就像尿裤子!创业CTO试用后怒气值飙升,开怼整个大模型圈怪象:开发文档用大模型写的!网友:召唤MCP适配器

算法与数据结构  · 公众号  · 算法  · 2025-05-22 12: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尝试运行HuggingFace项目的人都该能够深有体会。
相信大家都知道,教程上Python的pip安装虽然写的简单,但实际对于非主攻Python的人而言,简直是一场噩梦。
想一想,你上一次运行 pip install 没遇到依赖地狱是什么时候? 作者如是说: 你要是真打算在本地跑 MCP,不是该选 Rust、Go,或者至少 Java、C# 这类更通用的语言吗?
再比如,在一开始 Rasmus 实现HTTP协议时,就感到必须反向工程整个传输机制。因为文档里完全没说清楚 SSE 的细节,甚至连MCP自己的工具都没支持“Streamable HTTP”,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npx @modelcontextprotocol/inspector@latest ,如果你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因为拉错了版本导致失败。
还有,架构理清了还不算完。因为不管是服务器还是客户端,你都会实现MCP都是个巨大的工程。因为 SSE / Streamable HTTP 都试图模拟套接字行为,却又不是套接字等等,诸如这些问题简直把人逼疯。

制造了太多地狱级 问题

MCP的HTTP传输方式 应被彻底抛弃!

MCP号称是AI时代的标准化接口,如同可以连接各种工具的“USB-C”。然而Rasmus经过一番实践,从协议层到传输层,都狠狠给MCP了一记耳光。

协议层方面,Rasmus指出,MCP其实 是一个基于JSON-RPC的协议,定义了一些预设方法和端点,供 LLM 使用。“虽然这篇文章不是专门批评协议本身,但它也存在不少问题。”

不过Rasmus 更想吐槽的问题还是在传输层。

这个“可在多种传输协议上运行的新协议”,听起来非常刺激,然而 Rasmus经过一番实操之后实锤了MCP的的“言过其实”——

MCP当前建议的HTTP传输方式 ,不管是SSE + HTTP 还是所谓的“Streamable HTTP”, 都应该被彻底抛弃 ,不如改用类似 stdio 的东西,比如WebSocket。

具体来讲,Rasmus指出,SSE 模式上出现的问题集中在 文档缺失、实现复杂、服务端需要绑定多个连接。典型的错误就是,一个请求写到 A 服务器,SSE 却连在 B 服务器上?必须加消息队列。

而“Streamable HTTP”的问题则在于,复杂度“更上一层楼”,控制流程比前者更混乱,安全隐患更大。

这就会导致相对应的API设计堪比地狱级难度。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安全问题。比如: 会话状态难管理,容易被劫持、中断或攻击;多入口扩大攻击面;实现复杂,掩盖恶意行为等等。

此外,MCP协议在授权上面也颇为混乱。如果你仔细查看,你就会发现MCP标准规定非常、荒唐——

  • STDIO:从环境变量取凭证,随便你
  • HTT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美食家常菜谱做法  ·  千万不能成为“腹婆”,9种食材轻松减小腹!
8 年前
设计之旅  ·  Bonaldo,简约而高贵典雅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