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75万买299元路由器:采购漏洞比技术漏洞更需警惕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5-11 18: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反映出采购环节的“三重失守”:技术参数审核不严、评标过程敷衍了事、验收机制形同虚设。
事实上,政府采购中的“技术伪装”已成惯用伎俩。此次事件中,供应商以路由器冒充防火墙,也与过去“天价U盘”“豪华路灯”等案例如出一辙——通过模糊产品定义、虚标参数或捆绑服务,将低价值商品包装成高端设备。而采购方往往因专业能力不足或利益勾连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次重庆三峡学院的情况,则尤为典型:招标时未明确防火墙的吞吐量、并发连接数等具体技术标准,给供应商留下了偷换概念的漏洞。若没有舆论监督,这笔75万元的财政资金很可能就此流入“空手套白狼”的陷阱。
此类“天价”采购之所以频发,更深层的症结在于“合规外衣下的权力寻租”。尽管政府采购法对流程有严格规定,但现实中“围标”“陪标”“量身定制”等操作屡见不鲜。此次涉事项目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本适用于技术复杂或时间紧迫的采购,现实中却被用于常规网络设备采购,不排除人为缩小竞争范围的可能。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事件曝光后,常见的处理模式仅是“终止项目”“重新招标”,而对责任人的追责、制度的修补鲜有下文。若不打破这种“违规-叫停-再违规”的循环,公共资金的“漏水”将难以堵住。
堵住漏洞需要“技术+制度+监督”的三重革新。技术上,政府采购应建立专业产品数据库,明确核心参数阈值,避免“路由器充防火墙”的闹剧;制度上,需强化评标专家责任追溯,对连续出现重大失误的专家实行“一票否决”;监督上,应推动采购全流程公开,引入第三方审计和公众参与机制。此次事件中,网友的质疑成为纠错关键,恰恰说明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公共资金采购制度是民众信任的基石。当一所高校的防火墙变成“皇帝的新衣”,损害的不仅是财政资金,更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重庆三峡学院的整改不能止于“重新招标”,更需以此为契机,彻查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让每一分公款都在阳光下运行。否则,今天叫停的是一项采购,明天流失的将是公众对招标采购制度的信心。
撰稿 / 王志高(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张彦君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十点读书会  ·  为什么美女总是嫁给丑男?
8 年前
古玩元素网  ·  养眼!大英博物馆馆藏龙泉青瓷!
8 年前
娱乐圈头条  ·  扮演丑八怪的演员其实是一个绅士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