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市场中,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以及埃克替尼均为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在2017年2月,第二代靶向药物阿法替尼获得CFDA批准上市,在2017年3月,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获得CFDA批准上市,其中阿法替尼为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
在前有猛虎,后有猎豹的市场环境下,安罗替尼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上市。市场培育需要时间,想要在新药、仿制药双面夹击的现况中突出重围,速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临床疗效,能否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制胜的法宝。
英莱布韦、SH229、丹诺瑞韦、伏拉瑞韦、KW-136、ASC16
背景介绍:
适应症:丙肝抗病毒
英莱布韦: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提交1类新药英莱布韦钠及其片剂的临床申请,受理号CXHL1600265、CXHL1600266、CXHL1600267、CXHL1600268。
SH229: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申请的1类新药SH229及其片剂的临床申请,受理号为CXHL1600219、CXHL1600220、CXHL1600221。
丹诺瑞韦: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提交申请的1类新药丹诺瑞韦钠片的上市申请,受理号为CXHS1600011、CXHS1600012。
ASC16: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提交申请的第2个1类新药ASC16片的临床申请,受理号为CXHL1500710。
伏拉瑞韦:太景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1类新药伏拉瑞韦及其胶囊剂临床申请,受理号CXHL1501085、CXHL1501086。
KW-136: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富瑞天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提交的1类新药KW-136及其胶囊剂临床申请,受理号CXHL1401836、CXHL1401837、CXHL1401838。
市场现况:
目前治疗丙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合并利巴韦林,疗程持续一至两年。但是近一半的患者不耐受干扰素,会出现骨髓抑制和溶血、肾脏损害、精神异常等副作用,而适用干扰素的患者也仅有60%左右能被治愈。
另一种是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疗程仅12周,治愈率达90%以上,且适用干扰素不耐受人群,在欧美已成为主流治疗方法。但这一领域被国际药业巨头垄断且价格昂贵。以美国吉利德公司的药物为例,其在美国的售价为84000美元一疗程,相当于一天1000美元,总价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2015年吉利德丙肝药物销售额突破19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