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德国居然还有个2B计划?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03 11: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突然将国家的轨道改了个方向,威廉二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新君主的成长档案。威廉二世生于1859年,是霍亨索伦家族根正苗红的长孙,父亲是腓特烈皇太子,母亲是英国王室的公主。然而这么显赫的出身也没给这孩子多大的福星庇佑,小威廉出生时候难产,好不容易从母亲肚子里出来,却是先天性残疾,他的左臂比右臂短一截,左腿也有点毛病,这些缺陷从小就在威廉的脑海里种下自卑的恶芽,后来威廉二世一直都不能正视自己的残疾,尤其对左臂的问题讳莫如深。


其实要说威廉二世贵为皇太孙,有点残疾又有谁敢置喙呢?皇家的条件足够让小威廉顺利长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威廉二世最近的压力就来自他那个英国母亲。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生性要强而刻薄,嫁到德国做太子妃的她并不喜欢普鲁士人的强势野蛮,在生下一个先天残疾的儿子后更是失望透顶。所以威廉的童年就在对母亲的痛恨中度过,这也导致了他成年后对英国一直有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母亲的否定让威廉更渴望证明自己,普鲁士王室对成员的要求是在军队中有出色表现,可小威廉的残疾是他参军的桎梏,但这并不能阻止自卑敏感的他寻求进步,1865年,年仅6岁的威廉王子就被送进军营受训了。霍亨索伦家族的军国主义血统以及天生的聪敏让威廉在军队中表现非常好,他深深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绪,用右臂夸张的动作掩饰左臂的无力,威廉二世的一生都在做演员,换了一套又一套军服,走路永远昂首阔步,竭力扮演一个强壮敏捷的军人,尽管内心胆怯敏感,他最怕的事情却是被人看出是一个弱者,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想体现他的强大。


想证明强大得有资本啊,威廉二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被赶走的老宰相俾斯麦给他留下的德国是个空前强大的大国。19世纪末,德国已经超过英法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产值超过英法的总和,钢铁产量、铁路状况、社保教育都是业内翘楚,如此雄厚的基础给威廉二世嚣张的气焰有了一个坚实的保障,一片太平盛景让他有了一种可以单挑世界的蜜汁自信。



说完威廉二世,再放眼当时的世界,欧洲俨然一个明争暗斗的后宫,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每家都希望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潮中获得最大利益。彼时的德国盛行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学说,就是说人类社会也像达尔文总结的自然界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尽力做强者,威廉二世觉得俾斯麦保守的“大陆政策”就是甘当loser,想要进步德国必须明白弱肉强食。而除欧洲之外的地球(除了美日)则都是各国要利用的资源,要长足发展除了技术,更重要的是殖民地的廉价原材料和倾销市场,德国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占领的地盘与英法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今飞速发展的德意志也梦想着像曾经的西班牙、英国这样的日不落帝国一样坐拥天下,威廉二世相信,当前德国的主要矛盾就是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国民需求同落后的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踌躇满志的威廉二世便站在世纪之交的风口浪尖,豪情万丈地喊出了那段著名的宣言:


“其他民族瓜分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满足于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至此,俾斯麦在任时费尽心机搞的保守“大陆联盟”政策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威廉二世激进扩张的“世界政策”。好大喜功的年轻皇帝早就眼红英法在海外的利益,俾斯麦曾苦口婆心告诉他德国步步荆棘的危险早被抛在脑后,威廉二世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扩张”!他要用普鲁士的军队宣示德国的尊严,首先第一步,敲碎俾斯麦那个老腐朽缔造的外交体系。


普鲁士军装,隐约可见纳粹军装的影子


俾斯麦体系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争取一切盟友,孤立最大的敌人法国。但是威廉二世似乎并没有将法德矛盾看得那么重,更不屑于左右逢源寻找盟友。1890年,德俄双方的“再保险条约”到期,威廉二世一直都看不上东边又穷又凶的老大爷,所以没有和俄国续签条约,俾斯麦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直对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深感不安的俄国转而向法国示好,法国求之不得立刻将俄国拉到了身边。德国陷入东西被夹击的窘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