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案例解读 | 加快构建陕西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3-28 1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三是落实企业责任。 陕西因企制宜明确主业范围、分解任务指标、细化关键举措。通过不断努力,到2028年,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投资达到固投总额的40%以上,产值、营收、利润分别突破1500亿元、1700亿元、100亿元,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著名品牌和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现“双倍增”。

坚持传统转型与新兴培育双轮驱动
陕西省属企业分布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金属冶炼与加工等11个行业。能源资源企业是陕西国企的基本盘和优势所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和税费分别占到50.3%、67.3%、83.6%和87.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是明显短板。我们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两端发力,传统与新兴一体推进,加快推动结构调整。
一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陕西推动高端化提升,组织省属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项目93个,“两新”计划投入190亿元改造更新设备8万台(套),加快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陕西有色钛合金载人球舱“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造我国载人深潜纪录;钛合金薄壁精密型材填补国产钛合金挤压型材在航空领域应用空白。秦川集团国产蜗杆砂轮磨齿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推动智能化改造,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着力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试点智能装车管理系统发油率提高20%、工作效率提升30%。陕煤集团建成32处“智能矿井”和5个“智慧矿区”,智能化产能占比达99%。推动绿色化转型,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延长石油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流程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陕煤集团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煤化工项目——榆林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陕西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程,建立《战新产业项目清单》,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列支专项予以支持。2024年,陕西累计完成战新产业投资258.2亿元、同比增长40.2%。陕西加快培育氢能产业,成立陕西氢能公司,在“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加氢站开展运力场景示范运营,六千瓦级首台套电堆产品正式下线。加大半导体产业布局,陕西电子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成功流片、高性能特色半导体芯片八英寸线即将建成,年产180万台信创计算机生产线投产。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完工投用。

坚持创新驱动与资本赋能双管齐下
一是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陕西把创新摆在全局位置谋划推进,建立“一会双机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创新管理部门,集团创新研究院),制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20条举措及配套细则,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实施工资总额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红、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等政策,鼓励竞争类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陕西遴选40户重点科技型企业,充分开展赋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增量激励。围绕产业规划绘制创新链图谱,每年从国有资本收益中列支专项资金,分类分批推动740个科创项目建设,累计投入12.2亿元。2024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266.5亿元,新产品产值1190.1亿元。近五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28.4 %,新产品产值复合增长率9.6 %。
二是以资本赋能产业发展。 陕西充分发挥“两类公司”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陕投集团发挥秦创原公司科技孵化平台作用,组建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先投后股、先使用后付费、技术入股”等模式与高校、驻陕央企建立“1+1+N”(一站式科创服务体系+一个专业孵化平台+实现“N”个项目集群式转化)新型创新联合体,布局清洁能源、通用航空(低空经济)、卫星测控、医疗康养等战新产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长安汇通围绕产业引导,成立陕西战新产业并购基金等16只基金,认缴规模178亿元,累计募集社会资本115亿元,链式布局55个战新产业项目,80%的资本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光子产业、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坚持完善机制与强化监管一体推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