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93年,第比利斯神学院期间,奖学金获得者、唱诗班的首席歌手。
图片来源:
YOUNG STALIN
英文原版
为了完成此书,我花了将近10年时间走访了9个国家和23个城市或地区。
其中包括圣彼得堡、巴库、沃洛格达、西伯利亚、柏林、斯德哥尔摩、伦敦、巴黎、坦佩雷、赫尔辛基、克拉科夫、维也纳以及美国加州的斯坦福,但我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莫斯科、第比利斯和巴统新近公开的档案中。
《青年斯大林》
是本自成一体的书。它
所记叙的是成为权势人物之前的斯大林—— 1917年11月正式进入苏俄政府工作前的斯大林
,而我的上一本书《斯大林:“红色沙皇”的庭院》(
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
)则讲述了他的后半生,自他掌权为始,以他于1953年3月去世为终。
这两本书
想描写的不但是这个人、这位政治家,也包括他所身处的环境。斯大林是20世纪最神秘,也最令人着迷的伟人,我希望这两本书能展现这位终极政治家的成长历程和早熟,也希望读者能通过它们一窥其貌。
残酷的成长环境是如何让斯大林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
这个出生于1878年的皮鞋匠的儿子,这个在1898年心怀理想的神学院学生,这个在1907年执行剥夺行动的年轻人,这个1914年的西伯利亚流放者,到底是如何最终成为20世纪30年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及1945年柏林的征服者的?
我的这两部作品并不奢望能涵盖斯大林生命中的所有方面——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的、军事的、国际关系的,以及私人的——早已有人出色地完成了这方面的研究。罗伯特·康奎斯特的《斯大林:民族破坏者》(
Stalin
: Breaker of Nations
)是这方面的权威著作,康奎斯特是斯大林传记的奠基人。最近,罗伯特·瑟维斯又写了《斯大林传记》(
Stalin
:A Biography
)。他们涉及的面要比我广泛得多,我也不可能超越他们。
我的这两部作品着力描写的是斯大林私密的政治与个人生活,兼顾到那个创造苏联并统治苏联直至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小团体。对此,我并没有遗憾。对于我们而言,同样对于布尔什维克党而言,意识形态是团结或决裂的基础,但是,新公开的档案显示,在列宁和斯大林执政期间,寡头政治中的个人与同志关
系恰恰是其政治的精髓。
38岁时的斯大林。布尔什维克在 “十月革命”后获得了政权,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图片来源:
YOUNG STALIN
英文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