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团队提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涂层革新技术,实现了平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创新团队攻克了钙钛矿薄膜大面积结晶均匀性难题,采用三维层流风场技术实现了对钙钛矿薄膜厚度的精准控制。新技术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并具备规模化量产的基本条件,正在拓展至柔性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和车载能源等场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团队攻克钙钛矿规模化生产技术难题
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成功实现了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
关键观点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和优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光伏技术,具有柔性、质轻等特性,即使在阴天也能保持较稳定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观点3: 创新团队提出的三维层流风场技术
创新团队采用三维层流风场技术攻克了钙钛矿薄膜大面积结晶均匀性难题,实现了对钙钛矿薄膜厚度的精准控制。
关键观点4: 新技术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新技术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表面缺陷,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并正在拓展至柔性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和车载能源等场景。
正文
此外,基于该技术建造的百兆瓦钙钛矿量产线,组件良率突破98.5%,0.79平方米组件功率达118W。在此基础上建设的500千瓦级钙钛矿商业电站,单位装机容量等效满发时长较晶硅组件高29%,高温季发电量较晶硅组件多31.9%。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杨阳表示,该项新技术兼顾了效率、稳定性与生产良率和可扩展性,表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已具备了规模化量产的基本条件。据了解,目前该技术正拓展至柔性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车载能源等场景。
(记者朱涵)
来源 | 新华网
审核
| 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