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场馆内部,多个展厅从中庭的地面与墙面中延伸而出,另有些展厅悬浮于尺度恢弘的中庭公共空间之上,通过直观的视觉线索引导游客在馆内相互连接的空间序列中自然穿行。
△ 中庭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中庭的丰富视角与材质组合,也将为访客开启令人兴奋的探索之旅。面向公园的大面积玻璃幕墙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将自然光线、景观和无限的好奇心引入建筑的中心。
△ 中庭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设计遵循被动式环境策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及围护结构进行测试与优化,以适应深圳亚热带气候与地理条件下的年太阳辐射、温度、湿度、主导风向、空气质量等多变参数。建筑朝向经过精准计算,以实现中央中庭的太阳得热最小化,同时确保对公园全景视野无遮挡。
为屏蔽直射阳光以提升游客舒适度,科技馆各楼层露台通过遮阳设计优化环境性能,并创造出一系列可俯瞰公园的遮阳户外空间,为参观展览时提供休憩与沉思的场所。
△ 建筑局部鸟瞰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建筑外观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为了减少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和太阳辐射下,建筑采用了一套不锈钢板系统,在外立面与外墙之间形成了一个通风空腔。该系统延伸至屋顶,屋顶部分还集成了光伏设备,用于现场能源生产。
△ 建筑局部外观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科技馆外立面应用了中国首例大规模双色INCO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电解质配方与氧化时间,在钢板表面生成纳米级氧化膜,形成具有自保护、自清洁功能的微层结构,显著提升其耐候性与耐腐蚀寿命。同时,该技术无需喷涂即可赋予不锈钢材质的细腻纹理与丰富的色彩。
外立面色彩渐变从深蓝过渡至多种灰色调,营造出天体在宇宙中环绕运行的动感,同时增强视觉深度与肌理感。
△ 建筑外观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外立面细节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