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
我没有多心,总觉得我和她那点矛盾犯不着上纲上线的,没准儿哪天就好了呢。
直到有一次,公司一位新来不久的销售同事找我签字,坐在我办公室闲聊起来,说起小西:“
你们以前那么好,怎么现在连句话都不说?
”
“小西说你呀,就是急脾气上来说话比较伤人。我觉得这没什么,谁也没有坏心,对吧?你就听她一句劝,她也没说错啊。”
如果说八卦这种东西,一传十十传百很容易没了最初的样子,那么被当事人亲口说出来,不信都很难吧?
我不知道小西给她和她这样的同事灌输了什么“迷魂汤”,但是我清楚地感受到了,
我在大家眼里变成了一个冲动而听不进去别人意见的“一根筋”。
小西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原本的事她没有具体说出来,只是一味跟大家形容对我的看法,而且用的语气非常温柔:
“我最了解她这个人了,她工作能力特别强,就是有点冲动,有的时候说话比较直,你们别往心里去。我跟她生气也是为她好,想让她改改这个脾气,毕竟职场上谁能一直容忍她呢。”
你看,她连我们生气的具体事由都不用提,直接给我扣死了一个帽子。
我压抑着脾气不想再搭理她,原本觉得可化解的矛盾也逐渐不想去化解了。直到我生日的时候她送了一个很贵的保温杯。
她像个没事人一样晃到我们部门,当着大家的面叮嘱我多喝点热水,
换作从前,我一定觉得她很贴心,如今却只觉得这装样子给人看的举动太恶心。
我笑嘻嘻收下保温杯,却关起门来在微信上回了她一句语音:
“你应该送我一本《说话的艺术》,让我好好学习。”
我知道,我之所以在这场“职场闺蜜门”中败下阵来,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任由小西散播我的谣言而没有及时澄清。我一没有看清小西的语言陷阱,二没能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导致关键时刻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
为了扭转同事对我的不良印象,我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沟通策略术,韬光养晦,学会了如何真诚地夸奖别人,拉近彼此的距离,也明白了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先声夺人,也知道该如何委婉地拒绝别人。
慢慢地,跟我接触过的同事们发现我并不是如传言中那般急脾气无法沟通的人,反而温和有礼,有主见但也懂得忍让,进退有度很会为他人着想。我在公司的人缘越来越好,同事们对当初小西的所作所为也嗤之以鼻。
你看,我没有说一句小西的坏话,但是彻底扭转了局面,无形中化解了这场小西刻意给我制造的职场危机。
在职场生活里,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
1
因为私交影响职场判断,因为流言蜚语影响别人对你印象。
2
明明你才是占理的一方,可是好像你很难打动别人,也很难说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