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种担忧放到国际顶级会议上更为凸出。作为IEEE Fellow,李向阳也时常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参与国际性交流,但在核心技术相关的原创和研发领域,他认为中国计算机界还有待加强。
比如在基础理论、算法、编程、程序设计、系统结构等方面,虽然国内有积累,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也是李向阳对当前AI热怀抱担忧的另一个原因。
AlphaGo的惊天出世,不仅给AI带来了关注度,也带来了前所未见的资本。
让李向阳心忧的是,求快的资本有更高的预期,而一旦与现实推进速度不相匹配,很容易造成发展断层,造成危机。
“一个学科、一个技术方向,都有自己的周期性规律,有它生长高涨的内部原因,需要更多基础投入。”
实际上,核心也在于让更多人才参与,并把基础技术和核心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至少此前到如今,这两部分人之间并不对等,略有脱节。
而基础又直接关乎未来竞争。
他认为我们需要从以前的跟跑,到最近在某些方面的并跑,再到不远的将来在多方面的领跑——这一切都需要夯实基础。
这不仅是李向阳院长的思考,也是工业界越来越统一的共识。
人才争夺加剧
随着AI浪潮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企业把目光放到高校,其中像中科大这样理论研究扎实而闻名的学校,再度逢春。
不少AI企业校招,中科大是华中华东地区最重要一站,而2017年,“全国高校AI精英挑战赛”的主办方——联想创投则干脆把中科大作为了覆盖8省市的晋级赛比赛地点。
对这种重视,李向阳喜闻乐见。
他解释了原因。不仅因为杨元庆作为校友,给过母校学院很多支持,也希望延续传统——毕竟在中科大校友渊源上,科大讯飞、商汤、寒武纪等AI企业如今名声赫赫;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能够在比赛任务的环境场景下,梳理出更多更好的想法——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而更巧合的是,寒武纪也是这次挑战赛主办方联想创投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最新力作。
李向阳认为,很多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是取得成就的基础,但也得有强执行力,唯有执行力,才能保障好奇心枝繁叶茂、不断成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愿意去做一些尝试,去与联想创投这样的敢于不断创新的平台去合作,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创新的梦想,推动中国核心科技发展。
而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也谈到了愿景:希望推动技术更快向前,并实现终极目标:有一天不再有人专门谈论AI、智能和计算机。
“因为一切都无所不在了。”李向阳教授说,他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其间发挥作用。
OMT:中科大知名IT校友
当然,李向阳教授的愿望也并非缺乏“根据”。
因为说到科技互联网人才,来自中科大的星辉至今光芒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