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古发现,这座佛寺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由沟壕围合,沟壕边长450米左右,寺院中心偏南有高大的佛塔,整个占地约19万平方米,相当于当时一坊之地,是迄今考古发现面积最大的佛寺遗址之一。不仅如此,这座佛寺既保留了北魏寺院以佛塔为中心的传统,又出现了多院落的新式格局,深刻影响了隋唐时期的寺院布局,在佛寺的建筑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年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何利群博士的带领下,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北吴庄邺城城墙附近发现了佛教造像埋藏坑,经过16天的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各类佛教造像2895件,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长孙氏造阿弥陀像(北齐天保元年,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这批被抢救发掘出的佛造像跨越了北魏、东魏、北齐至唐代,多为汉白玉材质,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造型之精美,都是世所罕见,是已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
30多年来,邺城遗址的发掘面积还不到20000平方米,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也都在考古队推断的外郭城内。邺城的秘密尚未完全解开,考古队的工作也还在继续。
11月,我们将伴着萧瑟的秋风,踏入这片厚重的土地,在考古现场,聆听佛像发掘人为我们讲述的这座沉寂千年的都市的前世今生。
/ 特邀讲师 文物发掘人全程陪同讲解 /
何利群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他不仅长期负责邺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更重要的是,
这2895件佛造像,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才得以重见天日。
作为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的
发掘人
,何利群博士将
全程陪同讲解
,我们将与他一起走进考古现场。
邺城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兴建佛寺的?
北吴庄佛造像又是如何确定埋藏位置的?
这些佛造像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这些佛造像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秘密?
它们的出土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长期从事
汉唐都城考古、宗教考古及东亚艺术史研究
的何利群博士,将用
最权威的一手资料
,为我们讲述每个佛造像背后的精彩故事。
/ 特许进入 亲临考古工地现场 /
本次行程将进入
考古工地的工作区
,出于工作原因,此区域为
非开放区
,本次活动将直击考古工地现场,机会难得!
在考古发掘的现场,我们将看到一线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还能在工作站中
近距离接触出土文物
,在这些尘封多年的文物上,又记载了哪些传奇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