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面对一个生命短暂、灵魂辽阔的女子,我们不该也不必先拿出“丈夫”这面镜子,才能看到她。
每个女子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我们要能先看见她是她自己,而后再说她是谁的女儿、妻子、母亲或员工。
愿今后,我们说起任何一个女子时,都是先看见她的姓名和故事,再说她的夫名和定语。
●
第二,
美好的爱情,抵不过强大的命运。
朱媛媛去世震惊众人后,她和辛柏青的爱情故事,成为祭奠她的文字的主题。
我写情感多年,愿说滚烫情话,也愿直面惨淡人生。
我曾在《新周刊》
580
期看过
辛柏青亲口讲述他和朱媛媛的情感生活。
并不完全是甜蜜的彩虹泡泡,更多的是
婚姻深处的彼此妥协。
朱媛媛的性格亦如她的长相,灵动又活泼,大气且勇敢。
而辛柏青的性格也亦如他的长相,散淡且佛系,质朴也阴郁。
他们从相爱到结婚的漫长岁月里,对彼此感情都没有过异心,但也有过不少细碎尖锐的矛盾。
比如朱媛媛成名早,每天忙得脚不连地,当时退守在家的辛柏青沉迷于打游戏;
比如朱媛媛爱干净爱整洁,辛柏青不修边幅乱扔东西;
比如朱媛媛退守家庭后,辅佐辛柏青事业爆红,她支持他走向巅峰,也在“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的自嘲中,看似满不在乎实则自我怜惜地承受女性“家庭和事业无法兼顾”的隐痛……
这些真实的细节,才是超越“一味赞美”和“一味羡慕”的情感真相,也是所有婚姻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沙砾与尘土。
相比那些童话般的纯净和唯美,我更愿意触摸这些沙砾和尘土。
它们才是生活的实相,才是婚姻的血肉,才是围城的纹路。
它们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个维度弥补了我们关于命运的思考:
为什么她拥有这么幸福的家庭,却依然早早走完了一生?
因为
包括基因、寿命、心路、健康和运气在内的命运,是个庞大的混沌的系统。
爱情,是占比极小的一个分支而已。
仅仅站在外人视角或三维世界,我们无法抵达命运最究竟的核心。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系列因果叠加的连环套。
甚至不仅局限于今生今世的因果,还可能囊括累生累世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