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地时间周一,英伟达在官网宣布,将与台积电、富士康等制造合作伙伴在美国本土建立AI超级计算机的完整产线,计划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制造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
这是英伟达首次将AI整机的供应链完整迁入美国,被视为对特朗普近期“制造回流”压力的直接回应。
声明称,公司最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已开始在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生产,同时在德克萨斯州与富士康(休斯顿)和纬创(达拉斯)共建超级计算机制造工厂,预计12到15个月内启动批量生产。英伟达目前已部署超过一百万平方英尺的制造空间,用于芯片生产、测试与整机装配。
不仅如此,英伟达还联手安靠和矽品,在亚利桑那州布局封装与测试业务,构建一个从晶圆制造到系统组装的本土化闭环。公司称,这一决定是基于AI计算基础设施对高复杂度供应链的要求,以及当前需求“惊人且不断增长”的市场现实。
但这次“美国制造”的背后更大的推力,显然是政策压力。特朗普近日屡次点名科技巨头要求“把制造搬回美国”,并计划对AI芯片、半导体等关键行业加征关税。在这样的环境下,英伟达大张旗鼓地宣布本土化生产,释放的信号不言自明:不想被征税,就必须先表态。
英伟达表示,未来几年将在美国建成数十座“千兆瓦AI工厂”,这一轮制造投资不仅将创造数十万个本地就业机会,也将成为美国“经济安全”的关键支撑。换句话说,这是一次产业让步,也是一次政治投资。
对市场来说,这一决定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稳定英伟达的政策预期,维护与美国Z府的合作姿态。但中长期成本上升、产能效率下降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当AI进入“制造护城河”时代,英伟达选边的速度,说明这个产业,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战了。
在关税政策频繁调整、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华尔街对本轮财报季不抱太高期待。
部分美股公司已选择撤回2025年业绩指引
,而即便仍有企业发布展望,在当前税率不断变动的情况下,其参考价值也被大幅打折。
不过美股投资网认为,投资者依然可以从企业实际公布的盈利数据中找到关键线索。尤其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超出市场预期的幅度,将成为判断股市当前所处周期阶段的重要参考。
根据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的统计,在牛市期间,标普500企业的实际盈利通常较市场预期高出约6%;而在2022年熊市期间,这一超预期幅度降至仅1.3%,创五年新低。在当前企业纷纷撤回或暂缓发布全年业绩指引的背景下,财报能否超出市场预期,正成为衡量企业真实盈利能力与管理层信心的关键指标。
换句话说,在宏观政策摇摆、指引失效的阶段,“盈利超预期幅度”或将取代传统指引,成为市场观察周期强弱的核心指标。
订阅VIP社区
https://StockWe.com/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