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台工厂
中广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官方指定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一站式广播活动运营及节目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台工厂

广电视听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多维路径

电台工厂  · 公众号  ·  · 2025-05-12 21: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纵向联通“中央—省—市—县”

“中央—省—市—县”多层级纵向联通是提升广电视听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 中央级视听主体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军,承担着议程设置和战略叙事的关键角色,但官方话语在跨文化语境中可信度易打折扣。 省级作为区域性传播枢纽,虽已成建制建立国际传播中心,但各地发展不均衡,视听内容多而不精。数量众多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如同国际传播的毛细血管,其基层传播实践构成了最鲜活的中国故事,但尚未普遍融入国际传播布局,缺乏全球传播视野下的内容转化能力。

因此,亟须打通四级媒体资源通道,构建自主可控的视听国际传播矩阵,实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协作。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探索建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便突破了地域本位,实现了“中央—省—市—县”层级分工与资源整合的统一。其以“自贸港叙事”统领多层级传播,借助央媒全球覆盖优势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以市县级国际传播中心为触角挖掘基层素材,构建起“价值共构—资源共融—效果共生”的纵向联通视听传播网络,让权威声量、区域特色与基层故事有机结合,在国际舆论场形成立体声效。


横向拓展国际传播“朋友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扩大视听国际传播“朋友圈”,不断拓宽话语空间。 一方面,线下以广电视听为主线织密国际关系网络。依托“丝路视听”“千帆出海”等,以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围绕国家外交大局搭建多边对话平台,推动中外广电视听深入交流合作。各地也可发挥区位优势精准传播,如广西连续6年举办中国—东盟视听周,通过译制展播等活动,推动中国与东盟广电视听产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线上注重海外传播矩阵的联动效应。各级广电视听机构建立的海外新媒体账号矩阵,既要强化内部协同形成传播合力,又要主动嵌入国际传播生态链。例如,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围绕“Hola Fujian”核心品牌,建立起包含多个有影响力的海外新媒体矩阵账号,其优质内容更是获得了中国驻外使馆和总领馆的数百次转发与点赞互动。当地方文化符号升维为外交软实力,中国声音便能在全球获得更深入广泛的聆听与回应。


深度桥接民间传播力量

要实现广电视听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还需积极桥接民间传播力量,重视私域视听传播资源,达成中国形象“自塑”和“他塑”的有机融合。 广电视听与“洋网红”的深度连接不容忽视,后者作为第三文化人,凭借其文化接近性与跨文化传播能力,能够将中国故事转化为更具个人化、情感化的民间叙事视角。迪拜中阿卫视的MCN平台便孵化了包含“在华阿拉伯网红”与“阿拉伯本地网红”在内的超千位“洋网红”,视听矩阵账号粉丝总量超10亿,以“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视角持续解读中国的社会变迁,为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开辟了新空间。另外,普通海外群众也是国际传播的有生力量。智能传播时代,他们不再是视听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能够基于中华文化、中国美食、“China Travel”等垂直领域形成跨文化趣缘群体,主动投身中国故事的讲述与传播,推动内容共创与情感共享的良性循环。


0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