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2
年
6
月,华为还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电信设备展上展出了其全系列的数据通信产品,不仅性能数据和思科相当,而且价格还大大低于思科同类产品,华为甚至还在美国媒体上刊登广告,广告语是
“
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价格
”
同时
2002
年
6
月,华为成立了美国公司,当年华为在美国的销售额比
2001
年大幅增长了
70%
,思科产品竟然首次出现了份额下滑。
2003
年
1
月
24
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提起诉讼。
思科提交的诉状长达
77
页,主要内容是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
指控还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接口等软件侵犯了思科拥有的至少
5
项专利。
指控涉及的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罪名高达
21
项。
这是思科
17
年来首次主动提起诉讼,也是华为成立
15
年来首次被外国企业起诉。
不仅如此,思科更是进行广告投放进行大肆宣传,对媒体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在诉讼开始时,美国舆论几乎一致认定华为窃取了思科的东西,美国几家最著名的财经媒体对华为侵权做出了肯定性报道,还有媒体怀疑华为具有军方背景。
华为向美国方面开放了
VRP
平台的源代码用于比对
,第三方分析人员没有一个是中国人,
包括斯坦福大学教授数据通讯专家
Dennis Allison
在内,对思科
IOS
和华为的
VRP
平台新旧两个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是:华为的
VRP
平台有
200
万行源代码,而思科的
IOS
则用了
2000
万行,其中华为
VRP
旧平台中仅有
1.9%
与思科的私有协议有关。
同时在思科提出的
8
大类
21
项指控相关的
2000
多条源代码中并没有发现华为对思科的侵权
。
2003
年
3
月
20
日,华为和
3Com
的合资公司宣告成立,共同经营数据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这是思科与华为诉讼案中的转折点。
时任
3Com
公司
CEO
的克拉夫林随后出庭作证表示,
华为的技术和实力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上,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前,
3Com
对华为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考察,正因为信任才决定合资合作
。
此后,在双方反复举证,并进行过两次听证会后,
2003
年
6
月
7
日,法庭驳回了思科申请下令禁售华为产品等请求,拒绝了思科提出的禁止华为使用与思科操作软件类似的命令行程序。但又颁布了有限禁令:即华为停止使用有争议的路由器软件源代码、操作界面及在线帮助文件等。
2003
年
10
月
1
日,双方律师对源代码的比对工作结束,事实证明,华为并没有侵权。
2004
年
7
月末,思科与华为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华为并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但华为已经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以消除思科公司的疑虑。
华为、思科、
3Com
公司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提交终止诉讼的申请,法院据此签发法令,终止思科对华为的诉讼,最终全部解决了该起知识产权案件的争议。
同时思科今后不得再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就相同事由提起诉讼
。
两年的诉讼战役,让华为进军美国的进程明显受阻,很多客户的合同就此搁置。
不只是市场方面的延缓,诉讼的代价还可以从几个例子看出来:
华为在美国聘请的
HellerEhrman
律师事务所,其负责华为应诉的律师
RobertHaslam
是知识产权诉讼方面的顶尖律师之一,仅仅是该律师一个人,其收费标准就是每小时
630
美元,一个小时就相当于当时一个华为人一个月的工资。
另外一个是华为和美国
3com
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和思科同样在美国的
3com
公司认为华为在知识产权方面没有问题,实际上
3com
的
CEO
甚至还出庭为华为站台作证。
当然这样不是没有代价的,
3Com
仅仅投入了
1.6
亿美元,就取得了华为
3com
合资公司
49%
的股份,而且有权在两年后再收购
2%
的股份从而取得控股地位;而华为则将自己多年来在企业级数据通信产品方面的资源悉数投入。
3com
也从这场诉讼中获取了利益。
任正非当时任命华为高级副总裁郭平为应诉总负责人,并迅速组成了由公司知识产权部、法律部、公关部以及数据通信产品团队参加的应诉团队。大量人力被投入到这场诉讼战役。
华为和思科诉讼案,在
2003
年的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闻之一,不亚于今天的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制裁中兴案,在思科宣布起诉华为之后,短短几天内中国互联网上各种关于此案件的评论文章就有数千篇。
实际上,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类诉讼不胜枚举,即使你完全没有侵犯知识产权,也不得不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可以保护创新,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先进者打压后来者的工具。
3
:运用国家形式,直接禁止中国进入美国和投资美国高科技企业
华为无法进入美国已经尽人皆知了,
2018
年
4
月
18
日,在深圳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轮值
CEO
徐直军是这样回答关于美国的问题的,
分析师问:
我很关心最近在美国发生的贸易壁垒,之前华为和
AT&T
的合作也流产了。您如何看待和评价美国现在商业环境包括今天中兴再次遭遇美国禁令的事件?
徐直军:
中美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中美之间问题不是我在这里能说清楚,可以解决的
。
关于华为在美国定位,历年来大家都会关注这个问题,我每次说的很清楚。公司在各种场合也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和定位。这一次我也没有更多新的信息。
作为华为,还是聚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遇到啥困难,更加服务好客户,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与其你无法左右,还不如不去理它
,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服务好自己的客户,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打造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轻松
。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之一,华为只做美国以外的市场,就在
2017
年做到了
900
亿美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不仅如此,美国不只是禁止中国在美国销售高科技产品,同时还准备限制中国在美国进行高科技投资,据彭博社和《金融时报》报道,当地时间
2018
年
4
月
19
日,
负责监管国际市场与投资策略的美国助理财长希思·塔博特(
Heath Tarbert
)在
2018
国际金融协会华盛顿政策峰会上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限制中国在美国涉及敏感科技行业的投资。
其中包括半导体以及
5G
无线通信技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