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比situationship更“快消”的约会热词出现了:现代人的亲密关系还在坍缩吗?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25-03-20 14: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situationship 的核心就在于它的高度模糊性 — 这种主观上难以捉摸、客观上边界不明、无法归类于现有标签的复杂性本身即是其定义所在。
烧鸡: 一个趣事:其实在知道 situationship 这词我的第一想法是“啊现在同人文里 A 常问 B 的那个问题‘我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终于有了答案!”。
鱼饼: Situationship 的复杂还在于,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意义不断演变,每个人对其的理解也不甚相同。
有些人将其视为 FWB 或炮友的同义词,但这样的认知过于简化和性缘 —— 至少在我所知的范围内,也有许多未涉及性行为的关系被当事人归为 situationship。
虽然性行为和浪漫情愫、亲密感在很多情况下相伴相生,但终究还是两个范畴。 恰恰正是更加聚焦于“浪漫情绪及情感亲密”的特质,而非仅仅是“性行为”,构成了 situationship 的独特和复杂之处(如果真是纯性爱,也不至于让大家这么纠葛痛心了)。
在社交媒体上,最常见的讨论是一种情感不对称的状况 —— 一方想要关系更进一步,而另一方(貌似)并无此意, 对于 情感更投入 一方 来说, 停留现状就此成为一种“吸毒”般的上瘾体验,短暂满足而长期消耗,让人不断产生疑问:“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了?”“我们要去哪?”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将 situationship 视为传统婚恋关系的替代选项,将其用作 处于“一段难以定义的关系”的简单描述 。对于一些主动选择 situationship 的人来说, 这种关系的“缺乏定义”恰恰构成了其核心吸引力 —— 它摆脱了社会对传统亲密关系的严格规范和期待,又不像“炮友”那样生理、冷漠、泾渭分明
在这种情况下,situationship 仅像是一种声明:“这并非一段传统婚恋关系”,隐含着一丝对传统模式的抗拒。
烧鸡: 而最新的 nanoship 可以说是一个几乎要翻转了曾经的约会文化词语的概念。我们在上面解释了 nanoship 的定义、分享了一些例子。回头去看,你会发现 nanoship 有三个特点:
1)短暂。 nanoship 只是稍纵即逝的瞬间。非常 nano。
2)强调浪漫,而非关系。 Nanoship 侧重捕捉浪漫的感觉,而不是和人发生交汇、建立关系。
3)常常是单箭头的情感。 因为它不要求构建关系,所以通常这份浪漫是只有一个人独自感受到、被一个人所定义和拥有的。
就拿先前举例的“和咖啡师对上眼”来说,你觉得很浪漫、让你的心暖暖的、”哇哦这是 nanoship ”,但对于咖啡师而言……呃,很有可能这只是ta 的性格、工作、习惯,完全没什么。
等等,这么说来,如果在演唱会上我的偶像看着我的眼睛给了我饭撒,是不是也是 nanoship 了?

没开始就见好就收:现代人的亲密关系在坍缩吗?

鱼饼: 在官方的定义中,nanoship 强调“small and warm exchanges”,指的是一种“brief but meaningful”的关系。根据烧鸡的描述,这样的 nanoship 让我感觉更加接近于“ crush ”,因为它几乎是一种单向的、无需确认的情感。
但与 crush 相比,nanoship 仿佛又更暗含了一丝冷静与淡漠,削减了那种瞬间的强烈情绪,甚至还带有一种自我克制的意味。 从“简短“本身作为定义来说,它好像暗示着在关系尚未“真正”发生之前就适时终止, 呈现为一种“见好就收”的退缩性姿态,而非指向积极推动感情进一步发展。
在约会软件的语境下,我同意 nanoship 更像是一种被策略性地创造出来的概念(注:这个词由 Tinder 在 2024 年度报告中提出)。 它赋予了那些迅速无疾而终的关系 —— 无论是止于第一次约会,又或是仅仅停留在网上的互动(dating app 的常见状况)—— 一种新的意义,使得原本只能被视为“失败”、“浪费”的相处,有了被积极解读的可能。这种情感模式甚至鼓励我们不去追究对方的反馈,从而也避免了因落空而带来的失落。
这么看,nanoship 对于约会软件来说是一个相当合理的创意,它形塑了一种彻底零成本的现代情感关系 —— 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被赋予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