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WEEKLY
有温度 有情感 有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WEEKLY

第一批炒撕拉片的年轻人,已经赚到钱了

凤凰WEEKLY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5-21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正值假期,店里面挤满了等着拍照的年轻人。以前只知道吃饭等位,如今连照相都得取号。佐伊在店里硬是排了一个小时。期间她也没闲着,争分夺秒在网上搜索拍撕拉片的姿势,生怕自己“一眨眼400块就浪费了”。

“咔嚓”一声快门后,可以亲手从相机里抽出一张带引条的相纸,然后屏住呼吸,手指捏住边缘缓缓撕开——这是拍撕拉片最经典的场景,也将拍照的仪式感推向高潮。

每一次“撕拉”,都有一种开盲盒的未知和刺激。快门只有一瞬,表情、动作、神态都要拿捏的刚刚好,才有完美的效果。除了被拍者,相纸本身也是个未知数。这批早就停产的相纸,其实基本上都早已过期,显影失败、色彩失真,都是出片的潜在风险。当然,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反馈都是即时的,撕开的一瞬间,情绪拉满的体验,才是年轻人愿意为此付出高价的根本。

鞠婧祎拍的撕拉片。图 / 视频截图

拍摄的过程比佐伊想象得要快,姿势和背景都提前想好了,摄影师微调角度,立刻按下快门。那一刻,佐伊的心理活动随着快门声无限放大,“角度会不会不好”“面部表情能不能控制好”“镜头会不会捕捉到紧张的自己”。

在摄影师和朋友的围观下,佐伊缓缓拉出一张带有引条的相纸,等了两三分钟,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忐忑,毕竟从没拍过这么贵的相片,成片逐渐显现,她的第一反应是“好像没有那么白”,不过在摄影师一声声“好看的”夸赞里,她也收获了足够的情绪价值。

撕拉片的热度前所未有的火爆。随着相纸一起飞涨的,还有拍照的价格。2023年,去照相馆拍一张撕拉片的价格在100元左右,现在大多在300-600元不等,如果挑更有个人风格的摄影师掌镜,这个价格还要抬升10倍不止。也有很多人对追求撕拉片表示不解:“撕拉片拍一张少一张,人也是活一天少一天,谁还不是‘撕拉人’。”

黄皓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复古照相馆,他明显感觉到,从五一的前一周,拍撕拉片的人开始变多。到了五一期间,店里一天最多能拍15张撕拉片,光是撕拉片的收入就有5000元左右。还有几位客人是外地来上海旅游的,特意过来拍照,她们当地没有这种照相馆。“一般三线以下城市的店只做富士拍立得和基础款的宝丽来经典照,成本低比较好生存。”黄皓说。

另一位在重庆开店的位仔也见证了撕拉片爆 火的全过 程。 她的店里从去年9月开始拍撕拉片,眼看着拍照价格一路上涨,顾客却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拍十几二十张撕拉片。

“很多人一进店就点名要明星同 Bigshot机型。”这是一种用来拍摄撕拉片的相机种类,机身塑料,焦段固定,因安迪·沃霍尔曾用它拍摄好莱坞明星而出名,此次爆火的各个明星的撕拉片也大多用它拍摄。

它的操作并不复杂:模特站在1米外的固定位置,靠移动身体对焦。但仪式感才是卖点——镁光灯“砰”地炸开四次,相纸在两三分钟显影后撕开,紧张与期待在此刻达到顶峰。

一张撕拉片的价格越来越贵,投射到情绪上的波动自然越来越大,“有的客人会紧张得嘴角都在抖”,位仔只好等客人放松点再拍,毕竟“一张大几百,谁都不想浪费”。

高价往往也意味着风险成倍增加,相比于一张十几元或几十元的拍立得和宝丽来,价值几百元的撕拉片如果效果不好,心痛指数会成倍上升。撕拉片在离开相机前,有两次拉的动作,第一次是拉引条,第二次是拉相纸。有一次,客人在拉引条时无意往前多拉了一点,导致后面连续两张相纸被牵扯,药水被挤压。一秒不到,600元就砸在了手里。虽然位仔“心都在滴血”,但到底没让客人承担这笔损失。自那以后,位仔没有再让客人拉引条,只保留了拉相纸的仪式。

除了相纸,能拍出“明星同款”的撕拉片相机也跟着变贵。虞基也是一家复古照相馆的店主,当得知现在连拍撕拉片的相机都涨价到6500元时,他说自己“肠子都悔青了”。仅仅几个月前,他才刚刚以1700元的价格出手了一台Bigshot,错失了一次小赚一笔的机会。

尽管价格飙升,但对那些想要跟风的店家和摄影师来说,更难的在于一机难求。黄皓最近发布了一则出手Bigshot相机的朋友圈,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两三个买家同时来求购,相机瞬间转手。事实上,这台相机其实并不完美,快门下面的辅助柄断了,散光屏还带有一些修补痕迹,虽然不影响成片,但放在以前成交价也绝对达不到3500元。

黄皓店里用到战损的Bigshot撕拉片相机。图 / 讲述者提供
复古照相馆, 遍地开花

这几年,让人梦回千禧年的“电子垃圾”CCD相机成了拍照神器,拥有复古滤镜的相机被炒成“电子茅台”。而爆火的撕拉片,“一拍一撕”的显影过程,无法修图的真实感,以及复古滤镜的“氛围美学”,无疑是前两种相机拍照仪式感的强化版。

顺应这股风潮的复 古照相馆,也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这些承载着复古情怀的摄影空间,正逐渐从文艺青年的小众爱好转变为大众追捧的文化消费新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爱手工  ·  21号晚开课啦:微纸雕-主红鸟
8 年前
移动互联网资讯  ·  五一出行挤到爆?聪明的你该这样过……
8 年前
潮流先锋  ·  科学怪人丨K-WALLPAPER Vol.165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