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那些“秒辞”的95后:是不靠谱的逃兵,还是忠于自我的勇士?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1-18 20: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今在很多95后眼里,即使自己很擅长做某份工作,但若工作不能再为他们提供热情和快乐,他们干得再好,也无法产生持续的成功感。


两次秒辞后,理想的工作

出现在第三扇门后面


徐宇是北京一重点大学传播学系学生,毕业至今半年时间,已辞职两次。


他毕业后签约的第一家公司,是从大三起就一直实习的地方。在这家创业型投资公司做内容产品,一年半的实习,徐宇都感觉一切皆好,然而毕业季签约转正后仅仅一个月,他就决定辞职了。徐宇说,虽然实习期不短,但就是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个月让他发现,这家公司待不住了。辞职的导火索,一个是恰逢徐宇所在公司的动荡期,公司被其他企业合并,内部人际关系变得很奇怪,领导和同事们都在争名夺利,徐宇感觉没办法做自己想做的内容。


很快,徐宇去第二家公司报到。相较于在前东家的“一个月秒辞”,这次更秒速:徐宇只在那上班一个星期就撤了。“我去上班的第一天第一小时,我就受不了想走了!原因是我看到同事们白天打游戏,到了正常下班时间了才开始拼命干活儿,于是晚上不得不留下来加班。我这个人很重视效率,而同事白天浪费时间,深夜无意义地加班让我非常不舒服。”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徐宇经历两次秒辞后,一份颇为理想的工作出现在第三扇门的后面。“第三家公司,我暂时不想换了,找到了我想找的东西。我每天早上起来特别想上班,甚至想加班,一直在学。”


在徐宇眼中,只有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秒辞这件事才是积极的。他相信自己的职业目前是无法替代的,希望接下来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每天保持活力和少年感,不停汲取新的知识养分。


“最好”不是别人口中的好

而是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95后王森,最近一次和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妈妈通电话时,妈妈兴奋地告诉他:“一个老是炫耀自家女儿能力强的同事,听说你现在就职的公司,惊讶地眼珠子瞪很大,说你居然混这么好,多少名牌大学硕士都挤不进去呢!”


见妈妈这么快乐,王森很欣慰,内心又有点酸涩:妈妈还不知道吧,这是他的第七份工作了。 毕业3年,秒辞6次。摔了6个跟头,才终于得到幸运。 王森的秒辞,是在“被别人坑”与“坑自己”的循环中打滚。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