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宇树机器人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情况,包括与罗永浩和李佳琦合作的直播带货,以及宇树机器人产品的特点。文章还探讨了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问题,包括主要客户群体、市场规模扩大和消费者认知度提高等挑战,以及行业面临的应用场景和定价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宇树机器人在电商平台销售情况
宇树机器人在淘宝直播间与罗永浩合作带货,创下销售额纪录;还亮相李佳琦直播间,进行才艺展示。这是机器人首次在直播电商边界进行探索。
关键观点2: 宇树机器人的客户群体
宇树机器人的订单主要来源于B端,科研类高校是其主要客户。C端市场虽然有所尝试,但受众依然有局限。
关键观点3: 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问题
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面临应用场景太少和售价过于高昂的问题。想要扩大市场规模和增强竞争力,需要建立C端体验感知,但价格问题是主要障碍。
关键观点4: 具身智能赛道的发展
具身智能赛道成为资本市场风口,但商业化问题仍是挑战。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对具身智能的前景提出质疑,指出商业化不明确和资本效率低的问题。
关键观点5: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需遵循市场规律,逐渐从专业领域普及到大众市场。未来机器人可以涉足多种场景,如家庭、学校等,但需要解决应用场景和定价问题。
正文
G1起售价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
以及连续登上李佳琦和罗永浩的直播间,这些都是宇树借助电商赛道,来冲击C端市场。
作为具身智能赛道里的头号玩家,宇树是机器人企业里商业化进展最好的一个,但它的客户也绝大多数来源于
B端。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
2024年宇树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
除了机器狗之外,在
2024年,宇树实现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
1500台
,创全球纪录。
对比无人机来说,
1500台机器人的数量却是很渺小,但机器人定价却极为高昂,标准版售价99000元,而EDU旗舰版最高达349000元。
宇树
H1
那么,到底是谁在购买宇树机器人呢?
宇树机器人的订单基本都是来源于
B端,科研类高校是宇树的大客户,近30所高校都曾向宇树采购相关产品。据宇树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宇树的客户挺杂的,各种公司、科研机构,包括AI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都有。”
甚至就连文旅赛道,也在购买宇树机器人。比如,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用
50台G1人形机器人提供客房服务和多语种导览;在迪拜机场,宇树机器人用阿拉伯语为旅客导航。
相比较机器人,机器狗的受众范围就广阔了不少。
据外媒报道,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已经进入
52个国家的水电站、炼油厂和考古现场
;今年
Q1季度,宇树
四足机器人
订单同比增长
220%;教育版机器狗也在欧美2000余所高校实验室,市占率高达68%。
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受众依然有局限,不是做科研,就是有特殊用途,很难真正流通到普通用户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