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韶大lens视觉杂志
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传播平台。旗下包含出版(《目客》、《视觉》系列读物,影像阅读书系等)、新媒体、展览、沙龙、创意产品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韶大lens视觉杂志

阿城这个人,六面玲珑两面刺

韶大lens视觉杂志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7-13 21: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再后来,他俩又搬到了德胜门内大街临街一个大杂院里的两间小东屋,屋子有些年头了,白天和晚上一样昏暗,柱子、椽子散发着霉气,但好歹算是落听了,这是阿城在单位轮换分房所得,14平米。接着,罗丹回娘家生了孩子,是个男孩儿。


阿城爱子,溢于言表:


儿子还小,但已懂得吃他认为好的东西。他认为好的东西真是好东西,而且不便宜。可为父之心,自然希望儿子把世界都吃光。带他去吃冷食,三根冰棍几分钟便吞下去了,眼神凄凄地望着我,哆嗦着说:还要。我就想:等我写多了,用稿费搞一个冰棍基金会,让孩子们在伏天都能吃一点凉东西,消一身细汗。



阿城写《棋王》那两天,诗人芒克正好在他家借宿。天气有点冷,阿城的小东屋紧挨马路,他们经常天没亮就被无数只羊蹄子敲马路的声音敲醒,芒克不知何故非要半夜赶羊。


阿城告诉他:「这是从塞外赶来的羊,专供北京人吃的,正直奔屠宰场。也只有这段时间才放这些羊进城,不影响交通。你瞧瞧人有多坏, 要吃人家吧,还让人家大老远的自个儿把肉给背来。 」说完转身又睡了。


1984年7月,阿城的小说《棋王》发表在了《上海文学》七月刊,瞬间引爆全国。阿城的小东屋每天应接不暇,接待全国各地各路文学刊物前来求稿的编辑,有时一天能来好几拨,一拨能来好几次,几天光景竟喝掉五斤茶叶。


《棋王》一开始其实是投给了《北京文学》,被退了稿才给的《上海文学》。阿城说《棋王》是用三四天时间写出来的,但罗丹回忆,要比三四天更短一些。


据阿城自己说,王一生不是凭空蹦出来的,在生活中确有原型,但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凑成的。主要原型是他在云南景洪农场下乡时, 一个叫何连生的北京知青,那人在景洪下过棋,把当地下棋的全镇了


《棋王》最早的结局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现在的结局是《上海文学》嫌调子太灰,让改的。 原先的结局阿城在动笔前给几个朋友讲过 (大意):


多年以后,「我」到云南出差,听说王一生已经调到了体委,成了专业棋手,「我」刚进云南棋院,就看见王一生一嘴的油,从棋院出来。「我」和王一生说,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还下不下棋?王一生说,下什么棋啊,这儿天天吃肉,走,我带你吃饭去,吃肉。


一次,又有人来约稿,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大陶瓷碟作烟灰缸用,烟头如山。那人开口问:「抽这么多烟,胸口憋得慌不憋得慌?」阿城悠然答:「不抽就憋得慌。」


二人一笑。那人除了稿子,还要一份小传,阿城说我过一天给你。第二天,阿城交了小传:


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


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1979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


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像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作家止庵感慨道:「阿城是第一个让我感到中文之美的作家。」


「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也五体投地:「阿城的文字在我读过的中国作家中文字最为俭省、凝练,我认为克制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因此,王朔、冯唐与阿城中间隔着一条宽阔的长安街,而且还没有斑马线。」


陈丹青说得最明了:阿城是「作家里的作家」。



过了一年,罗丹被组织安排到二外的姊妹学校日本京都大学去教一年汉语,走前她还在担心:「 走上一年,这屋里又该下不去脚了。


1985年,阿城已经从单位辞职了,和朋友一起办了一个公司,一通折腾,也没赚到什么钱。那两年,阿城又写了一些小说,《树王》给了《中国作家》,《孩子王》发在了《人民文学》。还有一些短篇,散乱给了一些杂志,后来收到了《遍地风流》里。


他计划是要写八个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拳王》、《车王》、《钻王》等,都是写知青题材和农场生活。他爸更是平添一趣,连小说集的名字都起好了,八王倒置,就叫《王八集》。 阿城后来把《车王》写出来了,投给了《钟山》,赶上寸劲儿,居然寄丢了, 导致至今都没人见过车王的轱辘长什么样。


再后来一个阶段,阿城的创作好像已经变成了“慈善写作”。他有选择地给一些地方小刊物投一些别处不易看到的稿子。他说, 一个短篇可以让一个借用编辑从县城调到省城 ,让他们夫妻团圆,成全好事。


这个时期,阿城就已经向朋友表述过他对文学的腻烦了。阿城认为文学只是一种偶尔为之的生存手段,他说他靠手艺来吃饭, 靠手艺吃饭的人不能把自己钉在一个固定的点上累死


三王陆续发表后,来阿城小屋的人就更多了。阿城最喜欢吃面条,自己在家几乎顿顿吃面,主要是挂面。朋友们经常见他门也不锁,托着一斤挂面满目春潮,大步进院。


全国各地的人都向阿城涌来,阿城以面待客,最高创下过一天下面 十六次 的纪录。有时他离家几天,也会在自家窗上留字:「 出门了,几日回来,钥匙和挂面在老地方。


但这种热闹阿城并不喜欢,他插队回京后其实一直不适应:


这个城市就是容不下你。你十多年不在这个城里,没有人脉,哪去找工作?我一个快30岁的人,(刚回去那会儿)什么都没有,在父母家搭个行军床,每个月还要父母给你一块钱两块钱零花钱。耻辱啊!你在这个城市耻辱感特别强,因为你不能独立。


音乐绘画小说诗歌,解决的不是安身问题。整天聊天,那是二流子。到美国去,我一看,这地方好,打工不必认识人,好活。你知道在北京,在中国没有社会关系很难生活下去。一个人如果认识什么人,那是他的资源,可没有关系的话,就跟那个民工一样。


有记者采访阿城,觉得当时《棋王》那么轰动,他在中国也可以活得很好。阿城完全不这么看:


你必须有关系,还是这个问题。靠那个书其实养活不了自己。作家是一回事,出书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它养自己,那是另外一回事。王朔可以,他的发行量可以养活他,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畅销作家和作家是两个概念。畅销作家是有钱人的概念,作家是要饭的概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孤独大脑  ·  孤独棋士
7 年前
Thomas看看世界  ·  摄影后期中的5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7 年前
i投资  ·  投资 | 想不到的安全边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