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道
铅笔道是不说谎的创投媒体,专注于原创真实报道,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培训、不做FA,报道对象主要为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道

最新消息,全国又跑出68家未来独角兽:名单如下

铅笔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5-22 19: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6、生物医药与精准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加速转化
榜单中基因治疗、细胞疗法、靶向药物等领域的企业密集出现,如天泽云泰(基因治疗)、诺令生物(NO 气体治疗)、塔吉瑞生物(靶向抗癌药)等,反映出生物医药行业正从传统药物研发向精准医疗跃迁。
7、商业航天与高端制造的技术突破
榜单中,遨天科技(卫星电推进)、魔方卫星(微小卫星研制)、寰宇航天(火箭制造)形成产业链闭环,正尝试改写全球航天产业的价值分配规则。
详细的趋势以及完整的榜单详情见下文。
趋势一、半导体自主化:从材料到制程的全链条攻坚
榜单中半导体企业覆盖芯片设计(青芯半导体)、封装载板(越亚半导体)、设备材料(安德科铭)等环节,凸显国内在半导体全产业链的自主化布局。
这场变革既是外部压力倒逼的结果,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美国对华加征104%半导体关税的背景下,以青芯半导体、越亚半导体、安德科铭为代表的企业集群,正在尝试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
在材料端,安德科铭的高纯度硅基前驱体实现99.9999%纯度突破,成功导入14纳米制程产线。
芯片设计领域呈现“应用驱动创新”的特征。青芯半导体采用RISC-V架构的物联网芯片已实现28纳米的局部自主化。
封装测试作为产业链最后防线,越亚半导体的载板技术实现5微米线宽加工。
这条全链条自主化之路,既是对“卡脖子”清单的逐项攻克,更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治理权的争夺。
趋势二、新能源技术持续创新:从光伏替代到储能突破
榜单中的太阳井新能源(光伏铜栅线设备)、博粤新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等企业,代表新能源领域正从单一发电端向“发电 + 储能”全链条延伸。
在光伏发电领域,太阳井新能源的“铜代银”技术,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突破。其自主研发的异质结电池铜栅线整线设备,通过边缘保护技术和柔性电镀工艺,将碎片率压降至0.15%,量产效率达25.8%,组件双面率超90%。
而储能环节的革新更为激进。博粤新材料研发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凭借室温离子电导率≥3mS/cm的性能,将锂电池循环寿命从6000次提升至12000次以上,乘用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博粤已实现吨级制备能力,2025年千吨级规划产能在落地中。这种材料突破,正与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卫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形成技术协同,构建多元化储能解决方案。
趋势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从工业场景到医疗领域的全面渗透
榜单中,工业机器人(蓝芯科技)、医疗机器人(奥朋医疗)、具身智能(穹彻智能)等企业的出现,标志着AI与机器人正从替代人力向智能化决策升级。
在工业领域,蓝芯科技的3D视觉感知技术正改进传统自动化模式。其LX-MRDVS系统,通过毫米级环境建模与动态路径规划,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看懂"复杂场景。
在医疗领域, 辅助手术机器人进一步发展 。在2025年4月的动物实验中,奥朋医疗的"FARS"通过DSA-CT多模态影像融合,完成了导丝超选与支架释放,体现了AI决策的价值。
在具身智能领域,机器大脑越来越智慧。穹彻智能提出的"以力为中心"的智能框架,突破了传统视觉语言模型的局限性。其AnySkill系统通过力-位混合决策控制,使机器人能够处理叠衣、削黄瓜等需要精细力觉反馈的任务。
趋势四、新材料创新:从替代进口到引领全球
榜单中的大毛牛(超低密物理发泡技术)、亚培烯科技(茂金属 mPAO)等企业,展现新材料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颠覆性应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