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未读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 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未读

网上买书,比不了自己到实体书店去走走

未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16 21: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6位知名读书人,

将与你分享他们的读书人生,

深度解读书店于一座城市、

于人的意义所在。






一直觉得,当一家书店落地,它就不再只是店主的一个梦想,更是一份对读者的责任。一家书店的经营,需要的是时间、精力、财力甚至更多,如台湾作家廖信忠老师所言,单凭情怀与所谓的理想,是无法支撑一家书店存活下去的。书店并不是营利的最佳选择,过去的这些年,太多的书店倒闭,却永远有新的书店“站起来”,因为还有很多人对阅读保持着期待与热爱。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书店将要面对的到底会是惊喜还是挑战呢?



廖信忠:实体书店是一种符号性的存在


读书人简介:2009年的时候,廖信忠32岁,一本《我们台湾这些年》让他几乎一夜成名,也就是这本“写给大陆同胞的‘家书’”将廖信忠的职业定格为写作。《我们台湾这些年》客观记录了台湾几十年来诸多的大事件与寻常百姓的小故事,它“告诉大陆一个最朴素的台湾”。后来的廖信忠依旧努力尝试让大陆了解台湾,《我们台湾这些年2》于2014年11月出版。将最真实的台湾呈现给大陆同胞,廖信忠说:“我是有使命感的。”




读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其实很渺小


众所周知,读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取知识。廖老师觉得,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其实很渺小。对整个世界我们充满了太多疑惑,某些问题往往会在阅读的时候找到答案,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早已经有人想过,并给出了正确的解答,相当于是我们站在他人打好的基础上向更远处眺望,廖老师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它让我们节省了许多空想的时间,最终目标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有多么渺小。”廖老师如是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