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有得聊
我推荐的不仅是apps,更是一种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有得聊

用设计的角度来看晋升述职

设计有得聊  · 公众号  · 果粉  · 2018-06-19 08: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假设给予晋升述职的时间是 30 分钟,那么那些准备了 6、70 页的同学就得注意了,从时间大家角度来说每分钟我们得需要讲完两页内容。


一般情况下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每一页的内容没法讲透让评委理解;要么这页并没有那么重要可以合并。


02. PPT 逻辑混乱


既然存在 PPT,那么就肯定需要有一个陈述的逻辑(故事线),它背后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结构和话术来承载。对于绝大部分设计师来说大多都是以个人成长角度或业务进展角度来进行陈述。


无论是哪种角度,我们都需要从问题、思考、方案几个大的方向来进行结构的梳理,让大家能够轻松的沿着你的思路来了解你做的事情,感受你设计能力带来的价值。


03. 没能体现对设计的整体思考


有些设计师会在 PPT 中堆积大量项目、强调数量,但可惜这只能说明工作很努力却并不能体现设计能力和思考深度。结果的产生往往有很多因素的影响,那些并非创新的设计究竟有起了多大作用?没有对设计整体思考的表述,设计的价值很难很好的体现出来。


特别是对于要晋升到高层级的设计师,某一个具体的设计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大家可以能大同小异,那么你与其他设计师的差别是什么?


这个时候对于业务、以及基于业务的整体设计思考就体现出一个更高层级设计师应有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个完整的设计思考(或者说设计观)也是将 PPT 里的项目串联起来的一个关键信息。也是因此带来对业务上设计策略的制定,再到具体的设计方案的落地。


它们之间一层层相互影响和论证,也让 PPT 能够呈现一个清晰的结构和因果关系。具体的细节,我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我们在后面再细聊。


04. 照着 PPT 念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非常不好的问题,如果大家有参加过类似的分享一定会有很多不好的感受。如果演讲者要讲的内容 PPT 上都有,那么演讲者的意义在哪儿?


同时这也很难让大家觉得演讲者的“干货”,作为晋升述职这更会让评委感受是 PPT 驾驭了设计师。


在晋升陈述的环节中,PPT 于评委来说是大纲,快速获取设计师想要讲解的内容范畴;于设计师来说是“提词板”,清楚自己这一页需要讲述的核心。


而具体的细节,作为自己的日常项目早就该烂熟于心了,完全应该通过语言的组织来传递给大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